買實支實付醫療險 「正本理賠」、「副本理賠」別傻傻分不清

民衆就醫自費項目越來越多,實支實付醫療險也受重視。(圖/記者姜國輝攝)

記者戴瑞瑤臺北報導

自從我國健保實施DRGs(疾病診斷關聯羣)制度後,民衆就醫自費項目增加,實支實付醫療險就受到重視,許多民衆甚至買到「雙實支」、「三實支」,但投保前可要搞清楚你買的保單是隻限「正本理賠」,還是可以接受「副本理賠」。

現在保險實務上,很多民衆會向多家保險公司購買兩張以上實支實付醫療險。以民衆最常聽到的「雙實支」來說,同時購買A、B兩張實支實付醫療險保單,A保單隻接受收據正本理賠,但B保單接受收據副本理賠,當住院時,保戶就可以同時獲得兩家保險公司的理賠金

民衆要怎麼分辨自己投保的保單是正本理賠,還是副本理賠?壽險業者指出,通常只限收據正本理賠的保單,在保單條款內都會特別註明「醫療費用收據正本跟明細」,也就是代表這張保單隻接受正本理賠。

保險業務員也透露,有另一種方式可以分辨。因爲在保戶投保前,各公司要保書上都會有一欄「是否有投保其他家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如果沒有投保過當然勾「否」,但若有投保過在那一欄勾「是」。如果勾選「是」保險公司還承保,基本上也算是默認可接受副本理賠。

保險業者表示,目前實務上採用雙實支以上的保戶,大多是希望除了藉由保險轉移高額醫療費用外,還可以作爲補償住院期間無法工作損失等支出。但保險局強調,保障型保險本身是「損害填補」原則,不應該藉此多領超出醫療費用的理賠金,以免引發道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