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越多賠越多 破解臺電魔術數字
圖、文/今週刊要破解臺電的數字遊戲,必須從臺電的發電績效檢視起,從臺電提供各電廠機組的發電量,很明顯發現,臺電呆人、呆料、呆機墊高了成本,再加上退休肥貓進入民營電廠,加高帳面發電成本,提高臺電購電價格,這是臺電無論怎麼賣電都虧錢的主因。
撰文/方儉原本十二月即將再度調漲的電價,雖被爆發的民怨給「壓了下來」,不過臺電預算浮濫、經營績效不彰的問題,仍需全民持續追蹤。照理臺電賣電在臺灣是獨門生意,應該沒有一個壟斷的生意成本比售價低,多賣也賠錢,少賣也賠錢的,但它就是發生了!
因此,要破解臺電「賣越多賠越大」的數字密碼,就必須從臺電的發電績效檢視起,立法委員田秋堇連續幾年,要求臺電提供各電廠機組的發電量,從數據上可以很明顯發現,臺電閒置的人、原料以及機組墊高了成本,再加上向民營電廠高價購電,加高了臺電帳面發電成本,這就是臺電無論怎麼賣電都虧錢的主因。
臺電自一九九五年備載容量低於一○%以來,拚命蓋電廠,也開放民營電廠,使得現在的備載容量超高。一座一般工廠的生產效率,主要看生產設備的稼動率、設備總和效率等績效指標,如果我們把臺電今年六至八月所有發電機組的實際總髮電量,除以可發電量比,就可以看出臺電發電績效的最原始數據。機組增加 可發電能力反降
從表中不難看出,臺電的「裝置可發電量」逐年提高,這三年來進入夏季的三個月實際發電量,今年比去年少了二十億度,但比前年多了三億度,這三年的「實質發電率」相差只有一%;但重要的是,可發電量今年卻比前年少了九億度,比去年少了二十七億度。這代表這三年來,臺電的機組增加了,而可發電的能力反而降低了,就代表臺電的機組在供電最吃緊的夏天,還有閒置的情況。
閒置的原因很多,包括正常維修、非預期停機等。或許有些人會認爲這幾年太陽能增加了,但太陽能僅佔總髮電量的○.○三%,在臺電九月一日網站公佈的「今日負載曲線」中,根本看不到太陽能的影子,因爲少到無法表現,但前政務委員樑啓源卻不斷警告大家「太陽能過熱」。所以可發電量降低,也不能怪罪太陽能只有白天發電,還是臺電的傳統機組出現太多問題。
從這些數字看來,臺電的發電量動輒以百億度計,只要差一毛錢,就是十億元,第一波調電價,電價公式非常複雜,除了臺電少數人外,沒有人能說清楚,臺電一下用平均數,一下用分子,一下用分母,大家都不知道能不能信臺電的數字魔術。
其實,從最簡單的績效管理,把臺電唯一的產品「電」的產量與生產率比較,就可以看出臺電的成本與利潤。只是臺電的資料不透明,經濟部的電價審議委員會委員要不到資料,看不到全貌,大家都是啞巴吃黃連。
要破解這個問題,就要從各電廠、各機組的績效評比開始,臺電拚命用老舊核電廠發電,即使核二廠反應爐錨定螺栓斷了,也要趕快發電,只因要維持核電便宜的神話,三座核電廠原設計三十年的壽命,今天建廠成本都已折舊攤提完了,每發一度電對核電的成本是降低了,但對其他的電廠成本就相對提高很多。加強負載管理是當務之急
田秋堇指出,這幾年,臺電有太多的閒置機組,有些機組每度電的燃料與折舊成本就高達一、二百元的天價,還不算人事、維修的成本,這也是臺電「核電便宜神話」的犧牲品。可是,經濟部的臺電經營改善小組報告中,並沒有根本去解決臺電的發電績效問題,反而要大家重視臺電如何活化、處分閒置的不動產,卻不花精力去調整臺電每個機組的發電績效,到達最適、最佳化,令人費解。
以今年七月十一日電力負載曲線來看,當天是用電最高峰日,供電總量與尖峰都是最高的,晚上十點後電力需求減少,上午七、八點後電力需求驟增。中午十二點大家休息關燈,用電稍減,下午一點上班,電力猛升,到了兩點最熱,用電最多,然後逐漸減少,到了晚上七點,回到家打開冷氣,形成另一個小高峰。每年夏天,除了星期天,每日用電都是這樣周而復始。
國外的例子是,爲了消弭尖峰實施「電力買回機制」,也就是在尖峰時,消費者可自願配合停電,電力公司於是用「買回用電權」的付費方式來補償消費者,這樣就可以免於爲了一天幾分鐘或幾秒鐘的電力短缺,而興建新的電廠,增加電力成本…【全文請見今週刊822期 】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週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