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基隆街頭好安心

爲推動行人友善政策,基市府也在學童通學路口畫設綠底行穿線,並加派警力,維護學童安全。(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去年12月,美國CNN新聞直指臺灣的交通狀況是「行人地獄」,基隆市長謝國樑上任未久,就在2023年1月將「行人友善」列爲市府第一優先執行任務,希望透過有力度的執法,讓步行的大人、小孩與長輩,在行經路口時,不用再提心吊膽。

宣導與執法 雙管齊下

基隆市政府表示,基隆市是全臺最早開發的城市之一,市區道路的規畫、路幅都較爲古老、狹窄,若汽機車駕駛人貪圖方便,或駕駛習慣不良,就容易與行人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

其次,基隆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佔總人口約20.02%,比全國平均的18.18%高出不少,再加上高齡者在遭遇交通事故傷亡情形易較青壯年人嚴重,也讓推動「行人友善」政策刻不容緩。

基隆市政府自2023年1月便宣誓要推動這項政策,自然要透過警方執法取締,從農曆春節前的宣導期到進入2月的宣導並執法期到3月進入嚴正執法期。行人交通事故發生率較同期下降28.9%。

此外,市府也自5月中搭配擴大運用交通義勇警察編排協勤,採購110臺微型攝影機配發交通義勇警察使用,同年11月起運用科技建構行人安全用路環境。對市府而言,執法並不是目的,而是促使民衆理解「行人友善」政策的手段。

畫設綠色行穿 加強宣導

隨着行人交通事故發生率降低,基市府也持續推動行人友善政策,緊接着便在基隆市區各處增設「綠色行人穿越道」,從視覺到劃設材質全面改善,採用新式抗滑塗層鋪面,具有高抗滑係數,提供辨識性更高的安全行人環境,不僅有防滑功能,夜間更有明亮等效果。

除市區外,市府更在學童通學重要路口開始畫設綠色斑馬線,也特別維護學童行走安全。並編排警力,強化學童人身安全維護及交通疏導。

爲讓民衆都能夠養成禮讓行人的習慣,基隆市府擴大義交在路口協勤,併發放微型攝影機協助蒐證。(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另一方面,市府也運用廣播及社羣媒體加強政策宣導,內化進民智與公民素養。透過「基隆Podcast」及「益世電臺」廣播節目專訪,並拍攝交安宣導影片發佈於社羣網路平臺推播,基隆市議會楊副議長秀玉及多位議員均肯定行人友善政策之推動,落實交安宣導「向下紮根」,進而反饋影響家中長輩,強化「車輛停讓行人」及「行人遵守交通規則」的正確路權觀念。

友善行人政策 滿意度飆升

在行人路權的執政成績,謝國樑市政團隊比過往團隊突飛猛進:《今週刊》舉辦「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經電話民調結果顯示,基隆市在「縣市政府維護行人安全的表現」榮獲非六都城市的第1名,顯示行人友善政策普獲市民的支持。

《CNEWS匯流新聞網》112年12月1日發佈「縣市長施政滿意度匯流民調」顯示,有七成民衆滿意基隆市推動交通建設表現,其中「綠色斑馬線與行人早開時相政策」獲得77.8%滿意度,「行人友善政策」亦獲得58.3%滿意度。

交通部112年考評「111年度院頒道路交通秩序與交通安全改進方案」,基隆市執行成效卓着,獲評團體成績「卓越獎」及「達標獎」;在單項成績部分,成績較過往均有大幅進步。

市長謝國樑推動行人友善政策,打造溫暖有愛城市,希望汽機車在行經路口時主動禮讓行人外,行人通過路口時也儘量不拖延,同時注意行路的效率與安全,形成一個雙向、更同理的友善環境。(基隆市政府廣告)

基隆市府在市區畫設綠色行穿線,讓用路人能夠更明確辨識行人穿越道,提前減速禮讓行人。(圖/基隆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