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不過來…北市20萬株樹 僅2隻米格魯健檢「褐根病」

民衆黨議員陳宥丞提到臺北市只有2只米格魯搜查犬協助檢查「褐根病」,面對北市20萬株樹量能遠遠不足。記者鍾維軒/攝影

臺北市近年發生多起路樹倒塌砸傷用路人的意外,原因多爲罹患褐根病。有議員今指出,北市樹木約20萬株,2只檢測褐根病的米格魯1天只能處理36株,檢測量能遠遠不足,要求工務局可與動保處合作,強化犬隻搜查、增加樹木健檢的人手。動保處迴應,動物之家僅2只年紀大的米格魯,可能要研擬與民間合作;工務局承諾會在1個月內和動保處研議方案。

民衆黨議員陳宥丞表示,過去颱風數量多,加上臺風天市民待在家,患有褐根病的樹木被強風吹倒就能順便清理,近年臺風影響較小,褐根病樹木缺乏「天然」清理,逐漸成爲臺北市隱憂。2019年至2023年間,有3808株樹患褐根病,士林區、中山區、大安區、文山區爲重災區,2018年至今有4人被砸傷。

陳宥丞說,褐根病檢測有2種方法,一種是等褐根病的菌絲浮出土壤,就能判定樹木患病;而另一種是利用特別訓練的米格魯進行偵查,若執勤犬隻聞到褐根病的特殊氣味,就會在染病樹木旁坐下,全臺只有4只,其中2只在臺北市服勤。

陳宥丞指出,2只米格魯每月約檢查1000株樹,1天約檢查36株樹,只能在早上天氣較冷的時候執勤,執勤時間3小時,去年北市移除736株病樹。面對北市20萬株樹,顯然2只米格魯執勤量能顯然不足。

陳宥丞建議,公園處可以和動保處合作,看是不是有能力自行訓練褐根病的米格魯或拉布拉多,讓臺北市有專屬的搜查犬,強化樹木健檢量能,而安全評估人手也嚴重不足,對於檢測人員的訓練也需要加強。

北市工務局長黃一平迴應,之前北市倒塌的樹木確實都有褐根病,在外觀上不好判斷,只能靠發黴的痕跡,也不一定很明顯,因此在執行面上,必須先目視找到病徵,之後再連根拔起病樹,下方的土壤也要消毒、燻蒸,避免傳染給其他樹木。

黃一平說,目前褐根病防治交由專業廠商處理,但檢測量能仍然不足,臺北市行道樹有9萬多株、公園樹木11萬株,除了外包廠商、學術單位,還有工務局內的公務員會巡察,人力還是不夠,所以特別委託犬隻。

黃一平表示,目前動保處的動物之家內只有2只上了年紀的米格魯,恐怕難以訓練、執勤,他承諾會在1個月內和動保處研議與民間團體合作培訓搜查犬,擴大犬隻執勤數量。

民衆黨議員陳宥丞提到臺北市只有2只米格魯搜查犬協助檢查「褐根病」,面對北市20萬株樹量能遠遠不足。記者鍾維軒/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