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髮表白皮書 將失敗歸咎國民政府
蔣中正與宋美齡合影。(本報資料照片)
傳記文學第743期《國共戰爭至兩岸分治初期 美援政策之回顧》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經濟合作署署長擔憂中國局勢,下令停止執行援華建設計劃,一九四九年一月,馬歇爾國務卿辭職,繼任者艾奇遜主張對華採取「袖手旁觀」政策,三月二十二日,美駐華軍事顧問團前團長巴大維,宣稱再提供中國軍事援助也是無濟於事,七月,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否決向中國提供一億美元象徵性援助的建議,八月五日,美國公佈《中美關係白皮書》,大力批評蔣介石治國無能,國共戰爭失敗,是中國政府本身的領導問題,與美國無關,艾奇遜國務卿認爲在「塵埃落定」之前,無法預見中國前途,對華援助採取消極觀望的態度。
出於對駐美大使顧維鈞的不信任,一九四九年五月李宗仁派甘介侯爲代總統私人代表,赴美與美國政府直接交涉,白皮書發表前,大使館爲擬定軍事需要計劃,顧維鈞召集相關代表交換意見,參加的有蔣介石的親信黃仁霖及李宗仁的代表甘介侯等,其時大陸東南(湖南兩廣)、西南(四川雲南)、西北(新疆寧夏)及臺灣尚由國民黨不同勢力所掌控,與會代表,代表不同集團的勢力,均想爲自己的集團爭取援助;顧維鈞大使,則期許自己不支持任何派系,以整個中國的代表來擬訂計劃,爲協調各方利益,經合署代表建議計劃書由大使、黃仁霖及甘介侯共同簽署,以傳達中國團結一致的印象,但外交活動不能這麼辦。混亂的情況,顧維鈞用「一國何止三公」來形容,其八月五日日記雲:「因爲要把重要的發展告訴許多領袖人物,在採取重要步驟之前又必須與所有這些人商量,以免中途受阻和產生麻煩。在臺灣有委員長,在廣州有李宗仁、外交部和閻錫山,在美國有宋子文、甘介侯、蔣夫人、胡適和蔣廷黻,而且他們都與委員長或政府互相之間有聯繫。」
《中美關係白皮書》辯解美國對華政策,嚴詞批評蔣介石,白皮書內引述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李宗仁致杜魯門總統信中的一段文字:「儘管如此,貴國(美國)仍繼續給我政府(指蔣政府)以援助。遺憾的是,由於我們當時的政府對援款使用不慎,未能實行適當的政治、經濟、軍事改革,以致貴方援助未能起到預期的效果。這些失敗,是造成敝國目前所處困境的原因。」引發極大的爭議,李宗仁以中國元首的地位,正式承認中國缺乏能力和違法行爲,坐實了美國政府批評中國政府使用美援不當的控訴,儘管政府更迭,但中國在國際關係上仍爲一個實際的個體,白紙黑字的文字認錯,嚴重損及中國利益。李宗仁爲了個人私利,置國家整體利益不顧,有失領袖的身分,非常的不道德。
鑑於爭取美援仍有賴國務院的協助,白皮書發表後,爲避免批評國務院,顧維鈞發表措詞謹慎的聲明,強調中國反對共產黨侵略的本質問題,並指出過去的錯誤不只限於中國;在臺灣的蔣介石下令勿向美正式要求美援,廣州政府持相反立場,要求儘快遞交軍事援助計劃。美國則採取狠批與安撫並重的兩手策略,隨後艾奇遜發表聲明,宣稱美國政府支持任何維護中國獨立的行動。但國會當時研擬的西歐軍援法案,並未將中國列入,爲設法納入援華計劃,顧維鈞等緊急趕工,於八月十五日遞送軍援和經援的備忘錄。
提送的經援備忘錄中,部分項目系利用國會一九四八年批准的經濟合作署援華專款餘額四千萬美元購買白銀,製成銀元以支付軍餉,蓋因中國紙幣已一文不值,老百姓或軍隊對紙幣失去信心,發放銀元可鼓舞軍人士氣。但經合署以其不符合援華法的精神,國務院不能批准使用援華撥款購買白銀。
十月,國會通過《一九四九年共同防禦援助法》,提供「一般中國地區」七千五百萬美元軍援,但此款不能用於購買武器,僅限於購買白銀供前線戰鬥部隊發餉之用。十一月九日,國務卿函覆顧維鈞的八月十五日去信寫道:「至於在什麼地方以及在什麼條件下使用這筆款項」,仍在「認真考慮之中」;換言之,針對分裂的國民黨,尚未決定援助對象?桂林的李宗仁或是臺灣的蔣介石?
總之,由於國務院對中國漠然置之的態度,即使國會撥款七千五百萬美元的軍援,不僅國府於一九四九年沒用到,到了一九五○年,這筆爲援華通過的專款,因國會授權可用於未受共產黨控制之「一般中國地區」,大部分款項軍援印度支那等東南亞國家,令人失望。(四之三,全文請見《傳記文學》第7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