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會領袖嗆臺積電引進「廉價勞工」?郭正亮爆真相:纔不是

臺積電美國廠量產延後一年,凸顯美國半導體業人才不足的警訊。(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積電赴美建廠進度落後,4奈米制程技術的量產時間將推遲至2025年。對此,當地工會領袖批評臺積電將延後投產的問題歸咎於美國工人,這是臺積電想要引進低薪勞工的藉口。前立委郭正亮1日在《頭條開講》節目直言,高階晶片製程必須24小時不能夠斷,美國員工不願意加班也是事實,但4奈米美國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英特爾就算薪水給得比臺積電高,現在也只能做到7奈米,所以絕對不是因爲要用便宜的臺灣勞工。

「這個是工會啦,他對半導體勞工知道多少?」郭正亮提到,他大概也不知道高階晶片必須24小時,不能夠斷,他搞不好也不太清楚。然後美國員工不願意加班,這是事實。臺積電在亞利桑那的薪水確實比英特爾低,他大概是臺灣的2倍,英特爾是臺灣的3倍。就薪水來講是這樣,但他絕對不是因爲要用便宜的臺灣勞工,而是因爲美國勞工沒有辦法用,這個就是一個事實。他們還不瞭解自己的狀況,那也沒辦法救你了。

主持人周玉琴問,那工會喊一喊有用嗎?「沒有用,因爲4奈米你美國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嘛!」郭正亮指出,英特爾現在只做到7奈米。彭博不是說,美國現在魔手已經伸到DUV了嗎?就是成熟製程,所以美國政府並不是沒有想到,而是他覺得好像擋不下來,萬一DUV繼續給,那中國大陸的成熟製程晶片,到最好搞不好變成世界第一!「我認爲非常可能啦!」所以美國要擋,這就要觀察,因爲荷蘭政府9月1日纔要實施。

「那是不是三種型號通通都不準出售?我認爲他也不敢做到這個程度!」郭正亮談到臺灣晶片出口至陸爆降4成時表示,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景氣不如預期,這是世界性的,所以需求減少。第二個就是進口替代,就是有一些可以自己做,就自己做了,這兩個因素都存在。

郭正亮強調,先進晶片制裁那確實是有效的,前一陣子長江存儲CEO陳南翔也公開表示,美國的制裁真是有夠徹底,連DUV的零組件也不準出口,這個真的做得很絕。所以坦白講,荷蘭9月1日、大陸8月1日禁令開始,大家就見真章了。陳南翔這個狀況一定有跟政府報告,所以中國大陸想了半天就想說,除了反制之外沒有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