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覈准首款非處方避孕藥 臺灣暫不跟進

美國FDA覈准首款非處方口服避孕藥「Opill」,最快明年初可在美國一般藥局購買。不過,臺灣目前仍將口服避孕藥列爲處方藥。(路透)

外電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3日宣佈覈准首款非處方口服避孕藥,最快明年初可在一般藥局、超市、網路門市購買。國內婦產科醫師認爲,此舉代表女性取得更多主導權,但年長、吸菸或有血栓病史的人須謹慎用藥。目前臺灣仍將口服避孕藥列爲處方藥,須經醫師開立處方箋後使用。

美國FDA覈准第一款非處方避孕藥「Opill」,由愛爾蘭藥廠「百利高」(Perrigo)生產,一組含有28顆藥丸,每天需服用1錠。FDA指出,美國每年610萬例懷孕中,將近一半是意外懷孕,而非處方避孕藥Opill可能有助於減少意外懷孕的數量及其潛在負面影響。

臺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認爲,口服避孕藥是女性具有主動權的避孕方式,若不需經醫師處方使用,女性將享有更多主導權;但仍建議使用前經由專業諮詢瞭解成分、可能的副作用,或是研讀藥品上的相關資訊,不宜盲目購買使用。

FDA指出,Opill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不規則出血、頭痛、頭暈、噁心、食慾增加、腹痛、痙攣或腹脹。洪泰和指出,口服避孕藥成分大多是雌激素和黃體素,過去大家擔心水腫、體重增加、不規則出血等副作用,近年來新藥大多采低劑量,副作用發生率較低,但仍有增加血栓、中風的風險,尤其年紀較長、有吸菸習慣或有血栓病史的人應謹慎使用。

外電報導,部分南美洲、亞洲和非洲國家已可購得非處方避孕藥,英國於去年通過,美國則緩步跟上。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一般婦產學科主任黃建霈表示,各國對於口服避孕藥規範不同,美國應是看到充足的科學證據支持其安全性,纔會覈准爲非處方藥。

口服避孕藥在臺灣目前屬於處方用藥,須經醫師開立處方箋使用。黃建霈認爲,口服避孕藥走向「非處方」是趨勢,由於在美國就醫不如臺灣方便,掛號看婦產科需要久候,非處方藥需求較高;反觀臺灣醫療可近性高,女性若有避孕需求仍建議就醫諮詢,由醫師依個人狀況開立合適的口服避孕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