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機密國防文件顯示:1958年臺海危機時計劃核武打擊共軍

機密國防文件顯示:1958年臺海危機計劃核武打擊共軍(示意圖/shutterstock提供)

大陸澎湃新聞25日報導美國未完全解密的國防文件顯示,1958年(823砲戰)臺海危機期間,美軍曾考慮動用核武器。美國前軍事分析丹尼爾·埃爾斯柏格(Daniel Ellsberg)披露,美國防部關於1958年臺灣海峽危機文件的最機密部分,文件顯示,美國軍方主張率先對中國大陸使用核武器,即便他們判斷,蘇聯也同樣會動用核武,爲中國(共)報復。

紐約時報》22日報導,現年90歲的前軍事分析家埃爾斯柏格,在網上披露了有關1958年臺灣海峽危機文件的最機密部分,該文件揭示了美軍當時對中國大陸實施核武打擊以支持其盟友的計劃。儘管他們判斷此舉會遭到蘇聯對美軍同樣核武的報復,甚至是犧牲數百萬人民生命代價,但是美軍仍將核武打擊考慮在應對臺海危機的舉措之一。

1966年一份針對中美兩國在臺海對峙的機密研究報告中的幾十頁顯示,美國軍方領導人認爲,蘇聯可能會以同樣方式報復其盟友,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因此主張首先對中國大陸發動核打擊。而政府曾將該研究報告向公衆解密公佈時刪除了這些頁面

埃爾斯柏格指出,美國政府曾於1975年將1966年進行臺海危機研究的機密文件部分解密,但不包括這其中數十頁極機密部分。他於70年代初期複製了極爲機密的這部分文件,但並未公開。「由於今年臺灣海峽再次發生危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因此我非常希望並鼓勵公衆,國會行政部門注意我向他們提供的一切」。

根據機密文件記錄,如果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繼續攻打臺灣(八二三砲戰),時任美軍參謀聯席會議主席特文寧上將明確表示,將動用原子彈轟炸中國大陸的空軍基地。倘若這樣仍無法阻止解放軍進攻,「那麼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對中國(大陸)進行更深入的核武打擊,最北可遠至上海。」

同時,特文寧認爲這幾乎肯定會導致臺灣甚至是駐日沖繩美軍基地遭受蘇聯的核武反擊。但他強調,「如果援助臺灣這些海外離島是美國國策,就必須接承受這樣的後果。」

最後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決定,在軍事衝突初期採用常規武器來威懾中國人民解放軍。不過,決策層都不想再像韓戰那樣陷入曠日持久的常規戰,一致認爲除非中國大陸取消攻臺,一旦常規武器的威懾失效,緊接着就是核武打擊。

1958年臺海危機逐漸平息。報導稱,60多年後,分析認爲,美國使用核武器支持臺灣的戰略意願模糊性,依然存在。

冷戰史和中國研究專家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文立安中文名)指出,與今天的緊張局勢所不同的是,當下中國的常規軍事實力已遠遠超出1958年,並且中國也擁有了自己的核武器,這些文件的披露警告了在臺灣海峽的軍事對峙行爲會升級核戰爭的可能。

披露文件顯示,即使在1958年,美國官員們仍在懷疑美國是否僅使用常規武器就能成功實現目標。文立安指出,如果中國當下武力解放臺灣或是出現類似的對抗,美國決策層在思考如何部署其核武器時將承受極大壓力,涉事的各方對此也應該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