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艦若泊臺 專家:形同向北京宣戰

軍事專家揭仲。(取自揭仲臉書)

美國聯邦衆議院15日通過《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FY2018NDAA),要求國防部評估臺美軍艦互停的可行性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受訪認爲,從衆院版本法案的措詞,加上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莫健談話,美方正在進行「風險控管」,避免觸碰北京對臺紅線;一旦美艦泊臺,不僅形同向北京宣戰,中美關係更可能因此倒退數十年。

國會程序,《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待衆院通過後,尚需全體參議院表決,再以兩院一致通過版本送交總統簽署。

修正條文中明確寫到,要求國防部長在2018年9月1日前提交報告給適當的國會委員會,評估美國海軍軍艦停靠臺灣港口可行性,及美國在夏威夷關島或其他適當地點接受中華民國軍艦進港要求的可行性。

揭仲指出,細看參衆兩院版本,參院版本的措詞是「要求」,衆院的是「評估」,衆院版本的措詞較爲中性,這很可能是美國行政部門與衆院協商結果,有意爲該事件進行「風險控管」。

美國軍艦泊靠臺灣碼頭影響,揭仲表示,一旦付諸行動,美方將破壞中美建交三原則廢約、撤軍、斷交),此舉不僅形同向北京宣戰,中美關係更可能因此倒退數十年,從衆院版本即可看出美方的顧慮。

揭仲分析,參院所提版本,美艦是「例行性」泊靠臺灣碼頭,而非緊急狀態或軍艦故障得以進駐,必然牽動美中臺敏感神經

揭仲認爲,參院版本提出後,莫健透過公開場合發話,認爲既困難又危險,不乏有向北京喊話的意味,同時也是告訴參議員及背後的「提案者」其危險性,故他不認爲美方會繼續推動美國軍艦泊靠臺灣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