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經濟有望軟着陸 數位基礎建設基金有潛力

永豐ESG全球數位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分析,目前美國經濟呈現高通膨、高利率、高就業的「三高」現象,預期2023年經濟成長步伐將明顯放緩,但隨着通膨逐步受控與下滑,民衆實質工資將由負轉正,加上有超額儲蓄的支持,預估將使民間消費動能保持在一定水準。

陳世杰說,綜合各項數據來看,2023年美國經濟仍有機會軟着陸,景氣以先蹲後跳的可能性高,但由於通膨、利率位居高檔,且預料將是2023年常態,投資佈局應優先着重數位基礎建設產業。

陳世杰指出,據資料回測,自MSCI全球基礎建設指數編制以來,每當美國經濟成長處於溫和衰退區間、即GDP季增年率介於正負1%之間時,MSCI全球基礎建設指數三個月後表現相對正向,指數平均漲幅近8%,勝過MSCI世界股票指數的7%、資訊科技指數的6.6%,顯示在景氣溫和保守之際,鎖定基礎建設產業的投資勝算相對高。

陳世杰指出,相較於一般基建產業,數位基礎建設企業同樣具備營運穩健、現金流量佳、通膨成本高度轉嫁等特性,而且其中涵蓋次產業如:資料中心、智慧電網、數位電塔等,近年受惠於數位轉型與科技升級需求大量涌現,發展蓬勃興盛、供不應求,更帶來股價表現空間,預料在明年經濟降溫環境裡,將持續成爲市場資金青睞的一大亮點。

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表示,長期來看,全球政府力拚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目標將持續加速帶動綠能產業的投資趨勢不變,其中在減碳排相關技術及設備如碳捕捉,氫能源,替代能源,工業電氣化設備,低碳燃料,充電設備,智能電網等領域投資未來每年投資金額預估將達3兆美元。在基礎建設及水資源相關領域投資部分,全球政府預估投資在提升輸水效率相關,智慧監測系統、水淨化處理及儲存、鐵路、公路、機場、電信通訊等基礎建設領域未來每年全球投資金額預估將達3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