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封鎖只是前菜?大陸爆致命人才荒危機 海外挖角困難

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受阻。(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全球半導體人才供應短缺,主要國家對半導體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競爭正不斷加劇,中國媒體示警,在美國總統拜登主導下,半導體供應鏈正掀起「去中化」浪潮,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中國恐面臨半導體人才加速流失的極大困境。

根據集微網報導,美國去年10月初對中國祭出最嚴厲晶片禁令,相關限制影響了全球半導體人才的正常流動,如果2023年,美國及其盟國進一步升級半導體「人才隔離」措施,中國及港澳地區半導體人才恐加速流失,而東南亞可能成爲很多國際半導體企業在亞洲佈局的新選擇。

報導提到,歐盟及臺日韓相繼頒佈的晶片法案和相關政策,也強化了對國際頂尖半導體人才的競爭,其中,即使歐盟的晶片法案沒有刻意針對中國,但多家公司已宣佈將在歐洲建立半導體制造廠,這勢必會「截胡」一些中國半導體人才轉到歐洲工作,加劇中國半導體人才短缺的困境。

雪上加霜的是,中國短時間內涌現大量IC設計公司以及晶圓廠,人才供給顯得捉襟見肘,尤其在中美晶片大戰下,未來數年,全球半導體人才爭奪戰恐怕會越演越烈。

報導指出,美國積極從海外引進人才,認爲此方法是短期內解決美國人才短缺的關鍵,不過,鑑於中美兩國國情不同,行業觀察人士表示,中國從海外引進人才的這條路徑挑戰困難重重,呼籲中國應該還是以自主培育的方式爲主,例如實施製造業人才支持計劃等重大人才項目計劃,以加速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半導體產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