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衆多車企入局開發長壽命電池 制定行業新標準已迫在眉睫

每經評論員 範文清

今年將有一批動力電池的質保進入“8年之癢”。

2015年,國家多部委聯合發佈《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提出從2016年起,乘用車生產企業對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必須提供8年或12萬公里質保。這意味着,在2016年買電動車的車主,將要從今年開始陸續面臨電池脫保的問題。

這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有統計顯示,2016年至2023年,具有8年質保的新能源汽車,累計上險量約1942萬輛。這意味着,未來8年將有約1942萬輛新能源汽車面臨電池質保到期,且每年數據都在遞增。

而隨着動力電池大規模“老齡化”的到來,如何延長動力電池的壽命,妥善處理電池“老齡化”帶來的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爲此,不少新能源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開始研發長壽命動力電池,以破解電池“壽命焦慮”的問題。

4月8日,上汽集團旗下的智己汽車品牌推出智己L6轎車,號稱該車型是全球首次搭載量產的“超快充固態電池”車型,能夠突破1000公里的超長續航,其安全性和壽命較鋰離子電池會有大幅度提升。

此外,今年3月,蔚來汽車與寧德時代簽署研發長壽命電池的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的目標是將動力電池的壽命延長至15年裡程無憂,電池壽命終止健康度(SOH)不低於85%。廣汽埃安旗下的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也於日前宣佈,將推出一款有150萬公里超長壽命的新型動力電池“因湃電池”。

衆多車企紛紛入局開發長壽命電池,表明該類型電池正在成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剛需,但在技術日新月異的趨勢下,動力電池壽命方面的標準並沒有明顯提高,制定符合國情和產業發展實際需求的長壽命電池新標準已經迫在眉睫。

目前的動力電池標準是基於早期新能源汽車產業狀況制定的,包括“質保8年或12萬公里”等要求,而如今動力電池的材料、工藝、性能、壽命等各項指標都在不斷提高,如果依然使用多年前的標準,將失去標準、規定對規範行業發展的應有之義,也不利於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向更高的方向提升。

事實上,在當前鼓勵汽車以舊換新的政策大背景下,長壽命電池如果能實現大批量量產,將解除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電池“壽命焦慮”,對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將有明顯的拉動作用,也有利於新能源二手車市場的發展。畢竟,對新能源二手車交易來說,電池壽命是消費者和二手車商最爲關注的指標。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儘快制定符合當前發展需求的長壽命電池標準,不僅能爲車企積極研發長壽命電池提供明確的方向,避免由此帶來的更多行業爭議,還將爲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提供積極助力,免除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一系列後顧之憂,對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