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對華半導體管制適得其反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道 馬修·施萊希和蒂博·德納米埃爾5月23日在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表的《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爲何適得其反》一文中,分析了美對華半導體管制爲何適得其反。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是把雙刃劍。在限制外國半導體能力的同時,華盛頓也限制了自己的能力。

管制並不總是能達到預期效果,尤其是在單方面實施時。當華盛頓2022年對半導體制造設備實施管制時,它並沒有與盟友統一行動。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美國試圖說服盟友實施同樣的管制措施。當時,美國企業被禁止向中國出售管制產品,而荷蘭和日本企業對中國出口此類產品的數量卻達到歷史新高。

所有的關鍵和新興技術都可能面臨這種困境。如果美國草率地破壞中國的創新,最終只會害人害己。

華盛頓一些人目前提出的一個觀點是,更嚴格的管制是對抗中國半導體野心的最佳方式。這種觀點沒有考慮到政策的全部後果。爲維持對中國的長期技術優勢,華盛頓必須剋制實施廣泛貿易限制的衝動。決策者在推出政策時必須侷限於保護最敏感的技術,同時允許美國國內的技術行業通過參與適當的外國業務獲得發展,才能讓美國獲得長期成功。

在21世紀爭奪技術優勢的過程中,美國把賭注放在有缺陷、管得過寬的經濟安全規則上,只會在加強中國的同時傷害美國。

對進一步實施半導體管制的主要擔憂之一是,華盛頓的措施可能是單邊的。美國的“大壩只築一半”,無法保證同樣出口這些技術的經濟夥伴和盟友也採取同樣的限制。如果不能全面封鎖,河水仍然會繞過築了一半的大壩流淌。美國最終限制的是本國工業,不會對管制目標造成太大影響。

出口管制是這場技術競賽的一個關鍵工具,但濫用管制可能弊大於利。限制商品出口對國內經濟是有代價的。當這些管制措施沒有產生預期效果時,代價可能大於它們所帶來的好處。

首先,如果一家向外國主要市場銷售產品的關鍵和新興技術生產企業出口受到限制,它將面臨收入減少和財務挑戰。其次,考慮到未來可能採取的限制措施,出口管制會迫使中國企業徹底遠離美國供應商以減少風險。即使某些半導體出口產品目前不在管制範圍內,中國買家由於擔心美國咄咄逼人的監管姿態,也會主動轉向其他供應來源。

其次,美國單方面實施的嚴厲出口管制計劃,也促使芯片製造工具的跨國供應商將業務轉移到美國監管機構的控制範圍之外。那些尋求降低複雜的合規負擔的外國公司,將放棄在美國的商品和服務,以方便向中國銷售產品。這種現象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美國就業崗位減少和競爭創新力下降。

那些急於行動的人建議加強對其他關鍵和新興技術投入的監管,其中很多技術可能被不同國家的不同生產商所掌握。這可能是一個嚴重錯誤。如果美國對其他地方生產或容易被外國公司仿造的產品實施出口管制,那麼這些管制對中國這樣的對手幾乎不會產生影響。

如果華盛頓實施新的管制措施,美國外交官很可能會向其盟友和夥伴施壓,要求它們跟隨這些措施。然而,美國已經在這方面消耗掉它的政治資本。經歷連續兩年的動盪後,荷蘭、日本、韓國和其他關鍵盟友不願繼續收緊對中國的半導體管制。這些國家首先希望評估當前限制措施所帶來的影響,無論是對中國的能力還是對本國產業的影響,然後纔會跟進。在這個積極的經濟夥伴關係對華盛頓的利益至關重要的時刻,激怒盟友對華盛頓來說是一個錯誤。(編譯/王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