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小英爭取全球認可 卻節節敗退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於2日刊登專文展望2024年世界各地大選,針對13日臺灣大選指出,臺灣的未來是中美競爭的熱點,2022年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後,北京認爲違反一箇中國原則,近年不斷加強在臺灣的軍事演習。

文章稱,儘管許多臺灣人理論上希望完全獨立,但現實政治已經排除了這種可能性。中國《反分裂國家法》允許臺灣宣佈獨立時對臺動武,因此華盛頓會在多大程度上於兩岸衝突中向臺北提供援助,是整個印太地區及美國國會大廳爭論不休的話題。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指出,儘管蔡英文總統尋求加強臺灣與美國的關係,但臺灣在爭取全球認可的長期鬥爭中一直在節節敗退。主因源於各國對大陸的經濟利益驅動,如今只有13個國家承認臺灣。

文章介紹,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與蔡英文一樣不受中國歡迎,並堅稱臺灣已經主權獨立,迴避正式官宣獨立的棘手問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尋求與中國進行談判以平息緊張局勢;民衆黨候選人柯文哲對中國沒有明確的立場;臺灣的下一任總統肯定需要一個合作的國會來實現政策,不管是否能帶來決定性的政策變革,無論好壞,這位領導人都將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

自由亞洲電臺2日報導,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表示,如果賴清德勝選,無論美中關係如何,中國都將加大對臺灣施壓,包括增加在臺海軍事活動、經濟制裁,及政治和外交壓力。

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趙穗生表示,美中雙方關係一直處於危機狀態。在臺灣問題上都沒有讓步的餘地及妥協的可能。美中在氣候變遷、芬太尼、人工智慧及疾病控制和預防等方面開展合作,是幫助雙邊關係穩定、免於直線下滑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