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MIT學者黃亞生:臺灣的安全取決中美關係

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圖/陳碧芬

新政府520上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28日接受本報專訪指出,任何要求把兩岸關係明確化都非常不利。他強調,臺灣的安全取決於中美關係。在模糊狀況下最怕的是擦槍走火,爲避免出現意外,中美關係要維繫好,例如,中美元首恢復電話會議具有關鍵意義,因爲可以作爲推遲戰爭的溝通。

另外,臺積電不會成爲兩岸衝突的砲灰,臺積電和臺灣經濟一樣,最強的是「軟實力」,不是用武力就能搶過去用。

ECFA可能擴大中止,最近引發兩岸經貿緊張,黃亞生說,中國大陸有內部問題及各種政治的考量,臺灣領導人的第一要務是讓兩岸「不打仗」,一開戰什麼都沒有,而模糊以對是不打仗的最佳策略。黃亞生說,「領導人腦子想的,要和表達出來的不同!」,負責任的政治家,第一原則是維護國家人民的安全,而不是隻顧及自己的理念。人民要的是和平,實際作法就是把戰爭推遲,先推遲四年、再推遲四年,臺灣多年來一直維持類似的情況。中國大陸也有模糊的傾向,不一定必須打下臺灣;至於其領導人常說的「中國大一統」,是毛澤東一脈相承的基本思維,甚至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事,不是單一領導人的政治決定。

而在兩岸、中美關係詭譎中,半導體、臺積電成爲最大焦點。黃亞生認爲,臺灣面對鮮少國家承認外交地位,一路辛苦發展出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是因爲這些商業發展了全世界共同需要的產品和角色,臺灣也把「公司經營是一種無形的軟實力」發揮到極致,三星、英特爾都一樣買的到半導體設備、原材料,卻沒能生產出臺積電的晶片、沒有世界級顧客願意把訂單轉給他們。

他強調,「臺積電會成爲大陸攻打臺灣的砲灰」的說法,是把中國領導人的智商想的太低了!中國大陸如果要臺灣的晶片,用錢買就好了,用砲火打下臺灣、拿槍打倒臺積電員工後,將少掉最關鍵的軟實力,「剩下來的機器,什麼都不能用」。據此,也可明白臺積電與臺灣在全球的特有角色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