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情報總監評估:中國無意輕啓戰端

英國經濟學人》封面指現在臺灣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圖爲2020年8月美國海軍勃克級神盾驅逐艦馬斯廷號(USS Mustin)行經臺海由北向南航行。(摘自USS Mustin臉書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4月29日(當地時間)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表示,中國實際上對參與戰爭興趣,無意輕啓戰端,但若美改變「戰略模糊」的立場,表明願在臺灣被攻擊時介入的話,中國會認爲這是「嚴重破壞穩定」,可能導致臺灣更多傾向獨立的運動,「這是項挑戰」。

海恩斯說,中國無興趣開戰,但從他們的角度看來,中美的船艦軌跡在彼此之間通過,很令人擔憂,也愈來愈認爲這是「零和遊戲」。如果美國改變「戰略模糊」的立場,會加強中國對美國的一個想法,就是美國致力限制中國的崛起,包括通過軍事力量,此舉亦可能導致北京積極損害美國在全球各地的利益

葛來儀盟國護臺海

海恩斯也指出,美國如果改變「戰略模糊」,可能導致臺灣更多傾向獨立的運動。因爲在臺灣目睹發生在香港的事後,臺灣的立場某程度上已變強硬、變得傾向獨立,而她認爲「這是正在增加的挑戰」;她拒絕在公開場合評論北京何時攻臺的問題。對於海恩斯,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4月30日重申,美方不應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以免嚴重損害臺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力量項目主任葛來儀當天在美國國會一場聽證會上表示,爲維護印太地區穩定,美國除了加強保衛臺灣的武裝能力外,「美國應該發表強有力聲明向北京發出信號,在中國攻擊臺灣的情況下,美國可能會進行干預。」並建議美國應與臺灣達成雙邊自由貿易協議,推動臺灣國際社會地位,並鼓勵美國盟友積極參與維護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行動

歐漢龍拋經濟戰抗

此外,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研究主任歐漢龍(Michael E. O’Hanlon)4月28日在《國家利益》撰文指出,美國既要阻止中國對臺進攻,又要維持良好美中關係,還得遏制臺灣內部的獨立勢力。現在有些人傾向放棄這種精巧的平衡術,進而對臺灣安全作出明確承諾。

歐漢龍說,美國可以承諾保衛臺灣,卻不代表真有能力保衛臺灣。中國顯然在地理上更佔優勢。因此,美國需要一個更好的進攻計劃。最有希望的戰略,就是一發生戰爭,集中全力、聯合盟國對中國發動全面經濟戰。

歐漢龍指出,中國有一半、甚至更多的能源來自波斯灣非洲,美國應當利用在印度洋波斯灣地區潛艦隱形轟炸機等,攻擊癱瘓那些通往中國的油輪天然氣輪,以迫使中國談判斡旋。傷亡雖然嚴重,但遠不及可能很快涉及中國和日本領土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