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想到,十年後,王興、程維和俞永福會正面交鋒

滴滴、滴滴企業版、滴滴車主、滴滴順風車、滴滴司機部落……滴滴全家桶被下架了。

涉嫌壟斷,沒有核心科技,數據安全,長久以來積累的慘烈口碑……滴滴在2021年遇到的至暗時刻,絲毫不亞於幾年前,滴滴快的補貼大戰的時候,「程維連夜拉通訊錄打幾十個電話湊1000萬」。

彼時O2O大戰在打車領域如火如荼,移動支付與在線打車兩個賽道互相成就,最終程維帶領滴滴成爲「最後的贏家」。

現在看來,那個「最後」,只是階段性的,羣雄逐鹿的戲碼再次上演,新晉巨頭TMD(頭條、美團和滴滴),滴滴是走得最艱難的那個。

美團重新上架了新版美團打車App,高德開啓了補貼大戰,俞永福這個阿里大將也再次被重用。

後續梯隊的,上汽投資的享道出行,有一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等背景的T3出行還在攻城略地,吉利控股的曹操出行同樣是虎視眈眈……

對美團來說,高頻打低頻的邏輯始終沒變。抓住了吃喝玩樂這個核心,就可以向其他領域進軍。

前三年,美團還沒上市的時候,就試圖在打車領域切滴滴腹地,作爲反擊,滴滴也做了外賣。

但美團可以在各個領域小步試錯,一旦打出了市場份額,就繼續擴大規模,如果失利,就先退守。美團做充電寶,做打車,都是這個道理。

在線上線下的服務上,美團現有的資源優勢,很容易做到——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這一點,有點像早年的騰訊,擁有了QQ,就可以把觸角伸向衆多垂直賽道。

美團打車,成了,則美團如虎添翼,以後再做出個上市公司——比如下一個貓眼。不成,美團又可以繼續退守。在滴滴稱霸的這兩年,美團打車在上海的服務其實還是保留的。

而高德地圖,是一個被低估了能量級的產品,甚至阿里此前都低估了它。很多人已經不止一次,在打不到車的時候,被勸說用高德打車。高德聚合了各路打車平臺,供給源頭顯然比滴滴更豐富,同時,消費者選擇也更多,價格敏感型用戶,就喜歡比價選最低的。

至於中國有多少價格敏感型用戶,參考拼多多的活躍用戶數,大家就知道了。

位置大數據,點對點的匹配能力,這些,滴滴有,高德也都有。

更爲重要的是,原本實權上只執掌高德的俞永福,現如今麾下擁有位置服務、本地生活和飛豬三塊業務,並且直接向逍遙子張勇彙報。

過去幾年,高德地圖在俞永福的帶領下,已經超過百度地圖成爲行業龍頭,高德還順勢推出了打車、團購、旅遊、車險等業務,全面對標美團+滴滴。

餓了麼與口碑合併時,阿里推出過三公里幸福生活圈的概念。彼時,這個生活圈裡,餓了麼、盒馬甚至淘點點都是排頭兵,而高德並沒有入圈。

現在,阿里本地上海的高層重組,高德的入口優勢和位置服務能力,顯然很適合成爲本地生活圈佔領的排頭兵。

時間回到2010年。

俞永福還在執掌市場份額第一的手機瀏覽器UC。

程維還是阿里巴巴B2B部門最年輕的區域經理。

王興則剛剛創辦團購網站美團,沒人能想到,10年後,他們三位會在打車這件事情上激烈交鋒。

對上汽、一汽、吉利等車企巨頭來說,被互聯網模式席捲了這些年,他們慢慢也學會了互聯網打法,與其坐等被各種互聯網巨頭衝擊,不如主動出擊。

打車這件事情,不像電商和短視頻,更不是互聯網社區,用戶是沒有任何忠誠度的。

現在市面上的打車軟件未必比滴滴安全,但至少,它們還遠不到上市的程度。

就算要上,他們也知道了,肯定不能去美國上。不管怎樣,他們背後都有錢,還能打。

一面,互聯網的好日子到頭了,另一面,戰爭還在繼續。

監管「雖遲」,成就了移動互聯網的狂飆突進,各路豪傑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

監管「但到」,熔斷了巨頭向前壟斷的路,也給後續的開放合作騰出了新空間,給寧德時代、比亞迪們成爲時代龍頭的機遇。

前十年的紅利消退了,21世紀20年代的科技紅利,或許正好在釋放的底部呢?

你還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