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KTV 被臺灣圈粉的英國人

林正光現在每週持續去上中文課,學習中文,希望能儘量與在地接軌。有趣的是,林正光的中文名字就是自己取的,他覺得每個字的字義都相當美好,尤其是包含正義與光亮,並且他熱愛戶外活動、喜歡接近森林,因此取名爲「林正光」,他對自己取的中文名相當滿意。

有別於外國人喜愛臺灣美食多半是以小籠包、牛肉麪等知名的餐食,林正光一家偏愛的卻是「麻醬麪」。林正光說,因爲太太的因素所以選擇吃素,在臺灣要吃素並不是太困難的事,但是要在一般餐廳找到可以吃的素食卻仍有難度,因此在所有美食當中,最安全且美味的選擇就是麻醬麪,他說「臺灣的食物相當好吃,常常一吃就停不下來」。

林正光喜愛上臺灣的另一個原因是,臺灣對於不同種族的人相當包容,因太太是屬於膚色較深的德國人,雖然德國對外展現的是族羣融合,但日常生活中仍會感受到被人上下打量甚至是歧視的眼光。不過,來到臺灣之後,明顯感受到太太變開心了,很喜歡臺灣可以接納各種族羣的人在同一塊土地上生活,互相扶持成長的社會氛圍。

在工作上,員工說,每逢有供應鏈廠商來拜訪,林正光只要有空一定會親自出面交流,讓問題可儘速解決。「有時會議常常一直開,但都是議而未決」,林正光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會親自跳下去,以總經理的高度來協調,希望讓每件事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解決,確保各個部門之間、公司與供應商之間溝通順暢,親力親爲的程度,簡直就像離岸風電本土化幕後推手的「阿伯」─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

來自英國的林正光,過去對於唱歌並沒有太大興趣,在同事的帶領下接觸臺灣的KTV,就像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覺得平常正經嚴肅的同事們,拿起麥克風後就變成另一種樣貌,高度反差下讓林正光覺得很有意思,工作之餘也喜歡上臺灣KTV的熱鬧氣氛,很享受和同事一起去KTV飆歌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