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死只是好運」醫師挺勞權…揭學長悲劇淚崩:死前看診36小時

▲成大醫院實習醫生林彥廷27歲猝死,死前看診36小時。(圖/中天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強硬闖關,引發勞團各界撻伐,一名醫生髮表3084字長篇文章,真情告白感動了上萬人,在臉書瘋傳。他提到大一屆的學長林彥廷,是個認真善良、對醫療充滿熱情的好醫師,2011年4月時,學長離開母校到成大醫院實習,卻意外在宿舍過世,死前連續工作了36小時,不僅家屬悲慟崩潰,更爲醫界投下震撼彈,如今修法勞工換氣時間縮短,希望能借由學長的悲劇喚起全民監督,「學長,我們沒有忘了你。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了。」

▼以下經「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臉書粉絲團授權,全文轉載:

在我大六那年,發生一件影響我人生非常大的事件。這些年我的人生持續往前走着,但一位大我一屆的學長林彥廷醫師,他的人生在那年的春末夏初,就永遠定格在本該陽光普照前程似錦的 27 歲。林彥廷醫師是大我一屆的醫學系學長,自小就是基層勞工家庭家境不是很好,靠着苦讀考上醫科。他每天笑臉迎人,是個超級好好先生。他喜歡打桌球,雖然他的天份不是頂好,但是他對桌球的熱愛真的是讓我覺得很驚訝。他有一些小興趣,通常都不太花錢,但是都會鑽研地很深入,我常覺得「哇靠連這東西都有這麼大學問?」「靠學長有沒有搞錯啊?這你也研究這麼透徹?」認真、善良、充滿熱情。林彥廷醫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學長大七那年,我大六。學長離開母校,到成大醫院實習。那年的四月二十七日,我正在某區域精神科醫院見習,和同學們享受醫學生最後一段的輕鬆時光,但也緊張即將被丟進醫院開始沒日沒夜的實習生活。突然在臉書上看到消息,林彥廷學長在成大醫院宿舍的過世了,死亡原因還在調查。但我們知道學長在意外之前,已經連續工作了 36 小時(大家可能覺得驚訝,但這在我們那年代,是每個醫師都會經歷的工作時數)。後來新聞發展中,我們看到政府跟醫院持續互踢皮球,我就在網路上發起,希望大家能給學長的家人幫助,也要對制度提出改革。當時我收到學長的妹妹來信,以下是當年的信件原文,今天再讀起,還是忍不住眼淚直流:

事情剛發生時,我們家人完全無法接受,這樣健康沒有病史沒有住院開刀,纔剛健檢完準備去當兵的人,突然沒了。到今天只要一閉上眼睛,想到我哥,眼淚就停不了。我想我哥到現在可能也不相信,他就這樣沒有留下任何一句話,離開我們。我的心好痛,我好想他…我家單親,從小我和我哥相依爲命,他最疼我,可是他再也聽不到,我好想他 我好愛他…剛開始時,我們很相信醫院,新聞媒體要採訪,我們也都拒絕,因爲我們想等成大那方面的決定。但是3天過去,成大沒有跟我們有任何聯繫,接着我不斷看到報紙、新聞,成大公關部發言人說我哥沒有超時,值班正常,前天我去收拾我哥宿舍的東西,我們去醫院問社工爲什麼醫院這樣說?他只是簡單地跟我說,「都是記者亂寫」就這樣。昨天我哥解剖,高醫與我們密切聯繫,高醫知道成大沒有任何動作,覺得不可思議,所以去提醒成大。於是當天下午成大醫院內的醫生就收到簡訊要大家募款,我們要的是真相,是公道,沒有人做檢討,沒有人有反應,所以我才決定上網。文章一出現,我才接到院長電話,如果沒有文章,沒有人討論,這件事是不是就默默地結束?我哥想當醫生,爲什麼成大讓他那麼辛苦這麼累?他在醫院宿舍過世,當天聯絡我爸的人,竟然是警察。因爲醫院沒有我哥緊急連絡人電話,我爸還要一直打電話,確定不是詐騙集團,才匆忙趕去急診室。我在臺北接到我爸電話,全身發抖,還抱着一絲希望到醫院,只能跟我爸兩個人抱在一起哭,看着我哥躺在那裡。成大的態度永遠都是被動、推諉,這是我們家屬沒辦法接受,我們不希望有第二個實習生,因爲過勞而失去生命。我希望體制要改變,我們家人支持你們要到成大醫院抗議。

”當初學長髮生意外後,我在高雄臺北到處東奔西跑,想要給他一個公道,好多個夜裡都是在夜班客運上睡着,隔天再繼續去醫院。當然爲了這件事情努力的不只有我,還有許多前輩、學弟妹也都在幫忙。後來的故事,沒有美滿的結局。我們沒辦法要回他的公道,林爸爸爲了學長的死到處陳情、奔波、訴訟,在幾年前不幸中風,只剩下妹妹可以照顧他,但妹妹自己工作也很辛苦,家境陷入困境。這些年,我們只能在偶爾聽說學長家裡需要幫忙時,一羣有心人就一起集資出點錢,幫忙學長家裡度過難關。有些人可能會說,別的醫師也是這樣過來的,人家就沒事,他自己有事,那是他自己的問題。遇到這種人,我只能說,「我沒死不是我厲害,只是我運氣好而已。」

悲劇不能只被當作個案忘記在哪看到一個比喻,大概是這樣的。工作就像是在水中閉氣,休假就像露出水面換氣。每個人都可以在水中閉氣 1 分鐘左右,只要出來換氣 10 秒,就又可以再閉氣 1 分鐘。在正常狀況下,多數人都不會死。但每個人可以閉氣的時間有長有短,所以政府該做的事情,就是在確保多數人都不會在水下太過久,而且可以順利換氣,不會溺死。但人生從來不是這麼順遂,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變故,有輕微的,有嚴重的,但可能就在某一次你需要換氣的時候出了狀況,你的人生就變成勞動部的統計數字。(感謝李柏鋒先生留言提供出處,詳細原文見延伸閱讀。)但現在修法的方向,就是讓勞工的頭可以被壓在水裡更久(可連續工作 12 天),換氣的時間更短(最短休息間隔從 11 小時降爲 8 小時)。在現行的狀況下,根據勞動部的資料顯示,近年來每 5 天就有一人發生職災,每 11 天就有一人過勞死,那惡修勞基法後,會是什麼狀況?大家應該可想而知。這些數字,在某些官員的眼裡,可能就真的只是數字,但是我在林彥廷學長的家庭中,我在我看過的無數患者的家庭中,我看到的是家中的支柱倒下,對一個家庭產生的永遠難以平復的傷害。讓貨運司機連續開車 12 天,不只是傷害這個司機,那無異是讓人在近似酒駕的狀況下開車(先前就有研究睡眠不足的狀況下,產生的風險近似於酒駕)。讓醫療人員在間隔不到 8 小時的休息時間工作,也是讓民衆的安全暴露在更高的風險之中。到時候,這些人命要算在誰的頭上?

▼林彥廷父親爲兒到處陳情、訴訟不幸中風,女醫淚揭猝死悲劇挺勞權

做一個醫生,常常看完一天診,常忍不住會自我懷疑,今天我到底幫助了哪些人?我也常常想起林彥廷學長,如果他還在,絕對是一個比我要優秀太多的醫師。但臺灣人沒有福氣得到這樣的好醫師,因爲在他羽翼未豐的那一年,這個不義制度的巨輪就在他身上碾壓過去,留下的只有幾聲喟嘆,和無止盡的眼淚。勞基法昨天在行政院、執政黨立法委員的強勢運作下,在提不出完整衝擊性報告,也拒絕社會對話與溝通的狀況下,強行將法案送出委員會,最快會在明年初通過。不管是出自於公益,或者是自私的想法,這樣的勞基法通過,將是壓倒許多勞工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後續產生的社會風險、危害和損失,都是整個臺灣社會要集體承擔。持續關注持續監督我們要呼籲所有讀者一起持續監督、關注立法院的修法狀況。特別是輪班間隔從 11 小時可縮減到 8 小時,以及最長連續工作天數可從原本的 7 休 1 上升到 14 休 2 的這兩點,是傷害勞工健康與社會安全的危險關鍵,絕對要堅持捍衛這個底線。我們也要呼籲行政院長賴清德醫師,立法委員林靜儀醫師,不要忘記醫師是我們從宣誓的那天起一輩子的天職,請懸崖勒馬。做政治人物可以救很多人,也可以害死很多人,你們的一念之間,救人或傷人都是無數。請閉上眼回想你回想你披上白袍時的熱血沸騰,回想你曾經想救卻沒救回的那些生命,政治人物只是一時的身份,即使你脫下白袍了,你還是醫師,醫師永遠會照顧病人,永遠會爲病人設想。如果這個社會對醫師還有那麼一點尊敬,那是無數我們的同業爭取來的光榮,也是我們努力捍衛的價值,而這些價值是我們永遠不該背棄的。這點道理,相信你們一定懂。各位朋友:真正不義的人不多,但漠視的人很多。世界上所有不義能夠進行第如此順遂,就是多數人的袖手旁觀。當你漠視身邊的不義,你就已經成爲不義結構中,最龐大也最穩固的一份子。我只是一個醫生,我拼了命最多一天也只能看一百個病人,真正救得了幾個我也不知道。但如果大家一起關注這件事情,我們可以一起救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人。一起努力吧。不管最後我們能救多少人,至少我們沒有坐視不義在我們眼前發生。我們會一直努力着,只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可以閉上眼跟林彥廷醫師說:「學長,我們沒有忘了你。我們很努力,連你的那一份,一起努力着。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