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全面押注AI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周智宇
面對抖音對本地生活的奇襲,美團經歷了被動應戰到主動掌控節奏的轉變。如今,美團終於開始有精力謀劃更長遠的未來。
3月21日,美團發佈最新財報,盈利能力顯著增長。2024年,美團實現收入3376億元,同比增長22%;分部經營利潤總額爲451億元,增長143.6%,總的分部經營利潤率爲13.4%,實現了翻倍式增長。
過去一年,美團合併了到家和到店兩個事業羣,這種架構調整帶來的協同效應逐漸體現在業績中,比如,美團通過“拼好飯”“品牌衛星店”等低價策略實現流量和訂單的增長。同時,美團持續加碼即時零售業務。
AI成爲美團業績電話會的重點,美團創始人王興表示,美團對於AI的策略是進攻,這主要體現在工作場景、產品應用以及構建自研大模型上。2月28日,王興在內部會議上強調,美團未來十年的重點方向:除了核心的本地生活業務,食品零售、全球化和科技將成爲三大重點。
上月,京東成爲抖音之後又一個向美團發起進攻的大廠,京東還宣佈爲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隨着美團宣佈爲騎手繳納社保,不可避免會帶來成本提升。同時,美團正在中東市場開疆拓土,雖然在利雅得初步獲得不錯增長,但未來持續面臨政策風險和競爭壓力。
3月21日,中概股普跌,美團ADR收跌5.11%,美團港股微跌0.30%。
過去15年,美團很少像今天這樣,進入一種強敵環繞、多地作戰的擴張狀態,但這也意味着,穩坐本地生活之王多年的美團開始戰鬥了。
賺錢
在本地生活戰場上,穩住抖音的美團持續找回競爭優勢,這一點已經反映到財報中。根據財報,第四季度,美團實現收入885億元,同比增長20.1%,實現經營利潤66.9億元,同比大增280.7%。
美團收入七成來自核心本地商業,第四季度,該業務實現收入656億元,同比增長18.9%,比去年同期少了7.9個百分點。不過,美團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的經營利潤爲129億元,同比增長60.9%;經營利潤率由14.5%同比增加5.2個百分點至19.7%。
究其原因,美團在財報中表示,經營利潤的增加主要由於收入增長及經營利潤率上升。經營利潤率上升主要由於毛利率上升、交易用戶激勵佔收入百分比降低及運營效率改善。華爾街見聞從內部獲悉,美團年交易用戶數突破7.7億、年活躍商戶數增至1450萬,均創新高。
美團收入主要來自配送服務和佣金。第四季度,美團配送實現收入262億元,同比增長19.5%,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4個百分點,放在消費淡季來說,這樣的增速表現可圈可點。
外賣業務方面,美團深入推進供應鏈創新,通過主打低價的“拼好飯”吸引用戶,幫助餐飲商家提升了銷售額。同時,美團完善“品牌衛星店”等服務新模式,滿足多元化的外賣消費需求。
“衛星店”像衛星圍繞地球一樣的小店,類似前置倉,可以圍繞主店做更多用戶的覆蓋。在去年9月的餐飲大會上,美團外賣事業部總經理薛冰透露,品牌衛星店成爲外賣增長新店型,正在以每週100家的速度快速點亮更多城市。
美團也在持續加碼即時零售。去年10月,美團副總裁、閃購事業部負責人肖昆表示,當前美團閃電倉數量已超過3萬個,到2027年,美團閃電倉將超過10萬個,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截至2024年末,美團閃購已和超5600家大型連鎖零售商、41萬本地小商戶以及超570家品牌商達成合作。
不過,美團在佣金和在線營銷服務上的增速遠不如去年同期。很大程度上,這也說明,第四季度餐飲行業的整體消費環境仍然比較低迷,商家廣告投放意願仍然不高。
美團的經營效率明顯提升。第四季度,美團銷售成本、銷售及營銷開支、研發、一般及行政開支四方面佔收入的佔比普遍下降,尤其是銷售成本,佔收入比重下降3.9個百分點至62.2%。
美團利潤上漲背後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是新業務減虧。第四季度,美團新業務的經營虧損22億元,同比收窄55.0%。2024年,美團經營虧損收窄至73億元,經營虧損率改善至8.3%。
出海方面,自去年10月在利雅得上線後,美團繼續將業務擴展至其他城市。目前,Keeta已經在沙特阿拉伯的超過六個主要城市開展運營。不過,Keeta整體仍處於業務投入期。
摩根士丹利預計,美團從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的外賣業務中獲得的增量收入到2028年將達到11.5億元人民幣(約合1.5億美元)。“儘管新業務在2025—2027年期間將面臨虧損,但預計到2028年將實現盈虧平衡。”
押注
王興曾被投資人認爲是少有的對野蠻生長的中國互聯網格局有着清晰認知的思考者,站在AI和全球化的關鍵節點上,他給美團新階段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面向下一個十年,王興明確表示,除了核心的本地生活業務,食品零售、全球化和科技將成爲三大重點。食品零售重點涵蓋自營生鮮零售與平臺零售業務;全球化指外賣的海外擴張,包括Keeta、無人機配送等。同時,美團希望抓住AI發展機遇。
在本地生活業務這個主戰場上,美團當下的核心策略有兩個方面,一是持續吸引年輕新用戶,二是持續在供給端做創新,外賣市場有“拼好飯”這樣的創新供應,零售方面則通過線上運營賦能商家,進而增強供應能力。
電話會上,王興表示,儘管外賣業務的增長率在達到較高基數後近年來有所放緩,但管理團隊對整體按需配送業務的潛力仍然充滿信心。
對於全球化的投資策略,王興表示,美團海外業務專注於外賣配送,將以按需外賣業務爲基礎,逐步擴展其他業務。“包括小象超市在內的多種業務在長期具有良好潛力。但在短期內,我們將專注於市場調研和一些試點項目,不會進行過於激進的投資。”
王興表示,當前,Keeta將專注於增長,由於中東等市場的平均訂單價值遠高於中國,用戶更願意爲服務付費,且外賣業務的利潤率也高於中國市場,公司對其長期前景和盈利能力充滿信心。
美團首次披露了美團對AI的投入。王興表示,美團對於AI的策略是進攻,而不是防守。在AI時代,美團將繼續扮演線上線下連接者的角色,實現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的連接,這是公司強項所在。
美團AI戰略建立在三個層面上,首先,工作場景,美團將自研大語言模型“龍貓”與外部模型並行使用,爲員工推出了AI編程、智能會議、文檔助手、短視頻生成、AI銷售助手等工具,以編程爲例,公司內部約27%的新代碼由AI編程工具生成。
產品應用,美團正在同時推進兩個方向:一是利用AI優化現有產品,二是開發全新的AI原生產品。對於前者,美團將利用AI升級現有的產品和服務,包括面向B端(商家)和C端(消費者)的業務。
華爾街見聞從內部獲悉,美團即將推出更先進的AI助手,會覆蓋美團的所有服務,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免費的私人助理。這也意味着,繼字節豆包、騰訊元寶、阿里新夸克之後,美團也開始押注AI原生應用。
美團也構建了自研大模型“龍貓”。據介紹“龍貓”已經取得了相當好的評估結果,與國內頂級模型相當,它的API調用量從去年年初的10%已經增長到目前的68%。
AI對美團的重要性正在提升。王興表示:“即使我們在股東回報和新計劃中分配了大量資源,我們仍然持續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GPU資源。今年的資本支出規模非常可觀,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在這一關鍵領域的投資。”
華安全球科技團隊分析師金榮建議,關注美團在“零售+科技”的長期戰略下AI對業務的全面賦能,並維持 “買入”評級。從海外公司來看,AI通過實時反饋優化、智能推薦引擎、自動化廣告創意生成等方面提升了廣告轉化率和效率,對Meta、Applovin、Pinterest、Snapchat 等廣告效率和收入均有拉。
作爲本地生活巨頭,美團不再偏安一隅,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進攻姿態,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最有代表性的企業終於開始朝着AI時代大步邁進了。
隱憂
過去十幾年,本地生活市場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也讓美團必須時刻警惕競爭對手的出招。
早期階段的百團大戰,是衆多初創公司的一場生死淘汰賽。隨後,行業進入以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爲主的外賣市場爭奪戰。在這兩場殘酷的生存之戰中,美團都取得了勝利,並穩坐本地生活之王多年。
近年來,美團又迎來了更強大的對手。2022年,抖音開始佈局本地生活市場,併成功切入到店等業務,對美團造成了威脅。今年初,京東也宣佈正式佈局外賣業務。隨着競爭對手增多,美團在本地生活市場的壓力無疑會進一步增大。
更重要的是,美團商業模式需要依賴龐大的騎手團隊,爲他們繳納社保短期內可能會帶來成本上升。
美團騎手的社會保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職業傷害保險,二是社保。自2022年7月以來,美團率先爲新就業羣體繳納了新型職業傷害保費,目前已出資14億元爲7個試點省市騎手繳納職業傷害保障,未來將進一步覆蓋到所有省市的所有騎手。
2月19日,美團宣佈,將爲全國範圍內的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這是美團近年來完善新就業羣體社會保障的重要舉措,預計2025年二季度開始實施。
中國外賣騎手數量已經超過1000萬人,大多數騎手來自美團。去年中秋,王興在給員工的信中表示,前一年,在美團平臺獲得收入的騎手約745萬,獲得報酬超過800億。
不過,這745萬美團騎手中,近一半騎手接單天數不足30天,呈現出較強的過渡性就業特徵。華爾街見聞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上述騎手全年接單在260天以上的佔總人數的11%,大約82萬人。
也就是說,符合美團繳納社保的騎手規模大約在82萬人。華爾街見聞從資本人士處獲悉,美團2025年在騎手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將在20億元左右。
對此,王興表示,儘管這些舉措可能會增加整體成本,但長期來看,整個生態系統(包括美團的平臺)將從中受益,而效率的提升將能夠抵消這些增量成本。
15年前,美團正式成立,憑藉外賣模式成爲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代表性企業。15年後,全球大航海時代疊加AI技術變革,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大洗牌。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正如一個硬幣的兩面,對美團來說,全球化、AI、騎手社保,每一項都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但這也是美團自我進化的必經之路。這將是一場荊棘密佈的探險之旅,王興和美團必須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