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婁奧運體育場 變身加拿大最大難民營

▲從美國涌入加拿大尋求庇護的難民。(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從美國涌入加拿大魁北克(Quebec)邊界的非法難民增加,7月中以來,要求庇護的人數增加3倍,其中70%是在美國沒有身份、處於「臨時保護地位」(TPS)害怕遭到遣返回國的海地人,爲此加拿大政府還開放蒙特婁奧運體育場(Montreal's Olympic Stadium)作爲收容所。

綜合外媒報導,魁省移民部長魏爾(Kathleen Weil)表示,7月上半個月,要求庇護人數平均每天50人,如今已經超過150人,預計年底累計接收人數將升至1萬2000人,令相關機構倍感壓力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曾宣稱取消「臨時保護地位」,這是2010年海地大地震後,美國向海地難民提供的庇護待遇,2018年1月22日到期後,美國境內6萬多名海地人將被遣返回國,這似乎是海地難民近期從美國涌入加拿大的主要原因

當局處理庇護申請期間,這些移民將在當地暫住,申請初步程序時間原是2到3天,現在人數的增加,需要1到2個月的時間。魁省省長庫雅爾(Philippe Couillard)說,「請聯邦政府加速處理難民申請資料,讓我們能夠處理與分攤收容難民的成本。」

▼一名男子在魁北克最大城市蒙特婁的奧運體育場外,手持支持尋求庇護者標誌。(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非法難民申請者沒有通過初步程序,無法前往其他省份,都聚集在蒙特婁(Montreal),因此政府不得不開放曾舉辦1976年夏季奧運會的體育場作爲庇護所,收容超過1千人。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說,「加拿大一直是很開放的國家,爲難民提供保護,我們的移民系統相當穩固,是有能力應對難民的爆增。」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