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成本太高 分析師指買護身符

臺積電15日宣佈考量強化全球佈局,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晶片廠。圖爲臺積電位於美國加州San Jose的北美子公司。(摘自google地圖)

臺積電將赴美設5奈米晶圓廠,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劉佩真表示,從半導體產業羣聚、成本人才、產能調度等各面向考量,臺積電設廠選竹科、中科南科最好,臺積電赴美設廠是「紓解政經壓力鍋」,賣美國老大哥「美國製造」的面子,「象徵性設廠」大於實質意義

劉佩真指出,臺積電赴美設廠是「政治議題」,背後牽涉國際政治經濟情勢的複雜,不得不紓解美方給的壓力鍋,這也印證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所言,「當世界不安,臺積電將成地緣政治必爭之地」。

若單從半導體營運角度來看,劉佩真直言,臺積電赴美設半導體不符規模,也不符成本,工程師無法24小時待命,在科技大本營臺灣設廠,產能調度、羣聚效益人力搭配等條件生產效益才最高。

臺積電昨開盤前宣佈赴美設廠,臺股隨即由最大權值股臺積領軍股價最高來到298.5元、進逼300元大關,臺股盤中一度站上1萬900點關卡終場上漲34點、收在1萬814點。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分析,臺積電赴美國設廠成本高,推估美方一定有稅務減免、土地取得成本等讓利,以臺積電每股賺16元以上來看,目標價至少320元以上,甚至達335元的機會

不願具名的分析師指出,陸美貿易戰延伸科技大戰,加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國與大陸關係徹底撕破臉,若兩岸關係又惡化下去,美方擔心臺灣若遭封鎖,生產蘋果手機的晶片出不了貨,雞蛋不能放在同個籃子裡,只好威脅、利誘雙管齊下,臺積電赴美設廠其實是買張「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