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走廊”薈萃多姿多彩奮鬥者(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⑤)

本報記者 董洪亮 王錦濤 戴林峰

一部河西走廊史,也是一部奮鬥史。

絲綢古道,駝鈴聲聲,昔日行者跋涉前行;新時代,高鐵、飛機、汽車穿梭往來,多姿多彩的奮鬥者薈萃河西走廊,每一個平凡的人都在做着不平凡的貢獻。

北邊,治沙人以“綠”爲墨,寫下一行行不懈奮鬥的足跡。

“治沙,算我一個!”從40多年前甘肅古浪縣八步沙“六老漢”主動挺進沙海,到“接力棒”交到第三代治沙人郭璽手中,風沙線後退了30公里!

一句承諾,薪火相傳。1985年出生的郭璽像前輩們一樣:天不亮就起牀,植綠、護苗、澆水……

新時代,治沙奮鬥者羣體愈發壯大。

驅車進入民勤縣四方墩生態林基地,連片的綠格外喜人。回到家鄉民勤縣治沙的馬俊河,掏空全部積蓄,卻只換來一“點”綠。“與黃沙掰手腕,不能單兵作戰。”馬俊河藉助互聯網平臺,從全國邀請志願者、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治沙。

如今,6萬多人“雲端”栽樹,種出了“上海林”“杭州林”等236片公益林,面積超過6萬畝。

奮鬥者們馳而不息、久久爲功——河西走廊築起了1200多公里的“綠色長城”,1400多個村莊免遭流沙侵害。

南邊,護山人以“技”爲筆,爲祁連山邁向常治長效作注。

“管生態的人累一點,生態纔會好一點。”爲確保一個化工項目“絕對安全”,張掖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郭建平一連請教了15位業內專家。大家都說“沒問題”後,他才放行。

上任以來,“雲”上盯、現場看,179個整改點都是啥情況,郭建平心裡全有數。

從“人海戰術”到“技防優先”,張掖市今年將推動“一庫一圖十二網九平臺”的立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全面升級。“哪怕多出一間小平房,也能第一時間看得清。”郭建平說。

南北生態興,居中如絲綢的城市綠洲纔有含“金”量。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海內外遊客旅遊熱門目的地。“我們嘉峪關像一把鎖鑰,守住了千里河西的太平,護住了絲綢之路的繁盛。如今,我們要讓她聲名遠播。”嘉峪關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趙淑敏,13歲時跟着父輩從膠東半島來到嘉峪關。

航線開到哪裡、高鐵通到哪裡,她就把嘉峪關宣傳推介到哪裡——“我在嘉峪關修長城”等多個文旅項目,助力嘉峪關長城由“靜態保護”邁向“活態利用”。2023年,嘉峪關關城景區共接待遊客281萬多人次,較2019年增長63%。

登上嘉峪關關城,體驗“穿越”600多年。扮演遊擊將軍的嘉峪關人李森,被遊客親切地稱爲“關長”。爲獲取一份文創“關照”,遊客們寧願等候幾十分鐘,就爲聽寬額長髯、身披甲冑的“關長”宣告自己能夠“通關”。最忙的一天,李森“簽發”了600多張“關照”。

爲讓遊客有更佳的沉浸式體驗,只有初中學歷的李森,熟記了1000多個古地名。遊客說出來自哪,他會講出相應的古地名,並在“關照”上鄭重落款。

昔日“關照”實際上已走進歷史,今日河西走廊向所有追夢人敞開懷抱。土生土長的“湖北伢”廖國欽就是其中一位。

甘肅神農珍稀菇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廖國欽,是全國第一批食用菌專業碩士。祁連山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讓廖國欽在張掖“點燃”菌草夢。

神農公司連續3年銷售破億元,制菌棒每年消耗玉米稈、玉米芯等農業廢棄物4000噸。“我們與河西學院聯手成功馴化仙麻菇,今年8月二期投產後,每天將可供鮮品22噸。”廖國欽說,目前正在馴化銀絲草菇等。

“一帶一路”建設,讓河西走廊成爲充滿希望的熱土。夢想滾燙的奮鬥者正在鋪陳新時代的錦繡絲路。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4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