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追蹤14年 新物種殺人鯨Type D在世界盡頭找到了

▲苦等14年之後,終於被科學家發現的Type D的殺人鯨。(圖/翻攝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週四(7日)公佈,一支國際專家團隊今年1月在智利南部發現新物種殺人鯨(亦稱虎鯨英文是killer whale或Orca),科學家們正等待基因樣本比對以求證實

經常在南半球近岸出沒的殺人鯨,有Type A至C三種,新發現的第四種Type D只見於「亞南極區」(sub-antarctic)遠岸,因此很難發現牠們的蹤影

Type D的外貌習性跟一般品種不同,體形較短小、僅有6至7.5公尺長、白色眼部斑紋明顯較纖細、頭部圓潤及粗糙,背鰭亦比較尖窄。另一方面,Type D殺人鯨比較喜歡吃魚,而非海豹哺乳類動物,因此經常有漁民抱怨被牠們吃掉魚獲。

1955年時曾有殺人鯨在紐西蘭集體擱淺,當時科學家首度懷疑可能有Type D殺人鯨的存在。2005年時,有人給海洋生態學家皮特曼(Robert Pitman)看了一張照片,顯示的確有未被發現的新物種殺人鯨。但皮特曼苦苦等了14年之後,直到今年1月21日時,他們纔在南美洲最南端、有「世界盡頭」之稱的合恩角(CapeHorn) 附近水域,親眼見證了Type D的存在。

之前,有南美漁民告訴他們,這一帶有些「長得很不一樣」的殺人鯨,國際團隊於是根據漁民的指引,在科考船上等好多個星期後,終於看見了約25頭Type D殺人鯨。

可惜當時沒有足夠的器材收集牠們的叫聲,僅能以弩收集牠們的肌肉組織樣本。專家強調:因爲殺人鯨的皮夠厚,因此上述做法不會對牠們造成傷害。相關報導請看這裡

▲圖左爲只見於「亞南極區」遠岸的Type D的殺人鯨。右爲一般的殺人鯨。(圖/翻攝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