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與米無關 農業部:國產米安心吃
受到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風波影響,北市信義區遠百A13美食街昨用餐人數相當稀少。(羅永銘攝)
寶林茶室食安事件後,多個縣市政府禁止疑似產生「米酵菌酸」的粿條至校園營養午餐中,也引發民衆人心惶惶,甚至對米制品產生憂慮,農業部指出,米酵菌酸僅爲Bongkrekic Acid中譯名,與米並無直接相關,並強調臺灣未曾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但學者仍呼籲,一定要溯源,才能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並減低進入臺灣植物生態的風險。
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30日受訪時表示,經農試所土壤專家瞭解,唐蒼蒲伯克氏菌共有4個亞種,僅有椰毒病原型會產生米酵菌酸,長期觀察臺灣土壤並未發現該亞種,代表我國農產品相對安全,呼籲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國產食材。
農業部提及,米酵菌酸是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收穫後會經過烘乾、碾制、包裝等步驟,到食米過程都沒有經過發酵的步驟,且市售食米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售罄,受到污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至於各縣市禁止營養午餐使用粿條料理一事,是否會影響糧價?陳駿季強調,會密切監控,而粿條等產品可能還會使用其他如玉米澱粉等進口產品加工製成,尊重各縣市政府及餐盒公會決定,政府會盡快釐清。
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明信則認爲,禁止粿條等米制品,對營養午餐影響應該不大,原本該類型產品就不會經常性供應。但他也說,任何食材都有風險,呼籲業者應做到源頭採購管理、驗收,及庫房的溫溼度控管,食材才能維持安全。
對農業部的說法,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爲,首個死亡病例的血液中,既然找到米酵菌酸,一定要溯源,找到產生此毒素的菌,藏在廚房裡的哪個食材中,唯有找到才能追尋食物的源頭,並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並減低此病原體進入臺灣植物生態的風險。
何美鄉提醒,歷經疫情階段,臺灣已訓練出大量且專業有素的防疫醫師與疫調人員,因此呼籲農業部等中央單位,在調查上,不能留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人員單獨操作,「不能丟給地方自治」,應全力投入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