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致死 農長:長期觀察臺灣土壤無該致死菌亞種

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30日受訪時表示,經農試所專家瞭解,唐菖蒲伯克氏菌共有4個亞種,其中只有椰毒亞種會產生該毒物。(林良齊攝)

遠百信義A13餐廳「寶林茶館」近日發生食安事件,導致多人重傷甚至死亡,爲確保學童安全,多個縣市政府禁止疑似產生「米酵菌酸」的粄條至其營養午餐中,對此,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30日受訪時表示,經農試所專家瞭解,唐菖蒲伯克氏菌共有4個亞種,其中只有椰毒亞種會產生該毒物,長期觀察以來臺灣的土壤沒有該亞種,由於粄條還有如玉米澱粉等進口製品,因此尊重各縣市政府禁止的決定。

陳駿季表示,民衆近日對米食有疑慮,經農試所土壤專家瞭解,會產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中只有椰毒亞種會產生該種毒,其他亞種不會產生,長期觀察臺灣土壤沒有發現到有該亞種,代表我國產農產品相對安全,呼籲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

至於各縣市禁止營養午餐使用粿條料理一事,是否會影響糧價?陳駿季強調,會密切監控,由於粿條之類的產品,則可能會使用其他如玉米澱粉等進口產品加工製成,尊重各縣市政府及餐盒公會決定,政府會盡快釐清。

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明信則認爲,對營養午餐影響應該不大,原本粄條類的產品就不會經常性供應,但其實任可食材都有風險,呼籲業者應做到源頭採購管理及驗收及庫房的溫溼度控管,食材才能維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