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于敏逝世一週年:一個曾經絕密28年的名字
他隱姓埋名28載,爲國鑄核盾衛和平;他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實現了氫彈突破和武器化。他說,“國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2019年1月16日,于敏逝世,在此一週年之際重新發文緬懷。
他28載隱姓埋名,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爲氫彈突破作出卓越貢獻。
他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崇高榮譽,盛名之下保持一顆初心:“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這是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攝)。 新華社發
沒有留過洋,卻也成爲世界一流的理論物理學家;在原子核理論研究的巔峰時期,他毅然服從國家需要,開始從事氫彈理論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個世紀60年代。一切從頭開始,裝備實在簡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幾把算尺和一塊黑板。一臺每秒萬次的計算機,需要解決各方涌來的問題,僅有5%的時長可以留給氫彈設計。
科研大樓裡一宿一宿燈火通明,人們爲了琢磨一個問題,常常通宵達旦。于敏的報告,與彭桓武、鄧稼先等人的報告相互穿插,聽講的人常常把屋子擠得水泄不通。
“百日會戰”令人難忘。100多個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頭於堆積如山的計算機紙帶,然後做密集的報告,率領大家發現了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找到了突破氫彈的技術路徑,形成了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
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沙漠深處,蘑菇雲騰空而起,一聲巨響震驚世界。新華社對外莊嚴宣告:中國第一顆氫彈在西部地區上空爆炸成功!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多,蘇聯用了4年,中國僅用了2年8個月。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核武器分冊》記載:于敏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
這是于敏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 白連鎖 攝
有人尊稱他爲“氫彈之父”,于敏婉拒。他說,這是成千上萬人的事業。
1926年,于敏生於天津一個小職員家庭,從小讀書愛問爲什麼。進入北京大學理學院後,他的成績名列榜首。導師張宗遂說:沒見過物理像于敏這麼好的。
新中國成立兩年後,于敏在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任所長的近代物理所開始了科研生涯。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
正當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時,1961年,錢三強找他談話,交給他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
于敏毫不猶豫地表示服從分配,轉行。從那時起,他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生涯,連妻子都說:沒想到老於是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于敏率領團隊又在二代核武器研製中突破關鍵技術,使中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他與鄧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學家多次商議起草報告,分析我國相關實驗的發展狀況以及與國外的差距,提出爭取時機,加快步伐的戰略建議。
在覈試驗這條道路上,美國進行了1000餘次,而我國只進行了45次,不及美國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彈、氫彈、中子彈、核武器小型化……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們用熱血書寫的一座座振奮民族精神的歷史豐碑!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表彰爲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這是參加“兩彈一星”研製的科學家代表、“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于敏在大會上發言。 新華社記者 王新慶 攝
名字解密後,于敏收穫了應得的榮譽。
20年前,在國慶50週年羣衆遊行的觀禮臺上,剛剛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壯大的科技方隊通過廣場感慨萬分:
“這是歷史賦予我們每個科學家義不容辭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榮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坐在輪椅上,華髮稀疏,謙遜與純粹溢於言表。
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極高的榮譽紛至沓來,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調。於家客廳高懸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會乾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長逝,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