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是臺灣的重要資產
(圖/美聯社)
臺灣是個很奇怪的地方,憲法掛着中華民國的國號,可當今的執政者在任何時候要提起這個國號,卻不願意,當然,這些人原是打着反中華民國起家的,要他們說中華民國的好話自然困難。
恨中華民國,可以有許多理由,有些人來自於政治意識形態,有些人來自於認同問題,有些人則接受了某種特定立場的歷史論述,有些人則因家族或個人是民國統治下的犧牲者,但無論從哪個出發,這些力量既彙集一處,民國乃變得一無是處。
正如此,臺灣就出現了許多弔詭矛盾的論述:說民國一無是處,卻又以兩岸相隔的前幾十年,臺灣在文化、經濟、乃至社會等層面的優異表現自豪。而從這矛盾中,我們也可以直接感覺到,當今所謂主流時潮對民國負面的觀點,其實是在特定史觀下由特定羣體所塑造的。
然而,這在當今臺灣許多人眼中一無是處的民國,卻在幾年前爲許多大陸朋友,尤其是社會菁英所津津樂道,在他們眼中,近代的大師其實都出現在民國,極端的甚至以爲往後再難有這樣的時代風騷。這些民國大師跨越文化、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不要說像胡適、魯迅這般在當時管領風騷,到如今依然影響着許多人的大家,單單在教育領域,大陸民間就曾經拍過《先生》這樣的一套紀錄片,將民國以來的十位教育家對中國的貢獻做了一番致敬,這套紀錄片總的片頭語「他們的背影,民族的正面」,更直接說明了這些人超越時代的影響,於今依然存在。
就如此,大陸社會出現了民國熱,「民國風」的事物被大家追捧,這裡面固然有美化的成分在,但整體而言,的確也讓人看到那個時代爲後來者所不及之處。
當然,在臺灣持不同觀點的人會說,那是民國初年,一個有理想的年代,正由於後期民國腐化,江山纔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但不要忘記,當時文化賢達、社會精英隨國府來臺的,還佔着大多數,你不能說這些人就是贊成腐敗,或說他們的眼睛都給矇蔽了。其實,要選擇來臺抑或留在大陸,個人的因素不算,總體而言,可以說:就是不同的兩羣人對中國未來的想像不同,所以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可就是有這麼多人來了臺灣,臺灣纔在短時間內有了質的改變,儘管日據時代,在某些領域,臺灣的優異人才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整體視野的開拓,還是跟這羣隨國府來臺的菁英有關。
這有關,造就了臺灣前期的成績,兩岸開放初期,成爲大陸人心目中顯眼的存在,而這影響延續到2010年左右。換句話說,現在年歲在40幾到70幾中間的大陸各界菁英,許多都受到這臺灣成就的影響,他們感受到,對中國有不同想像的另一羣人在小島上所創造出來的成績,在現代化進程中既少走了許多冤枉路,且此成績還可以連結於民國初年乃至中國過往的歷史文化。
正因此,對這些人來說,臺灣不只是個小島,它還承載着中國如何在現代化中走出自己一條路上的重要實驗,而實驗成果更是可觀的,所以他們眼中,很難想像目前的臺灣,對民國怎麼就呈現一種近乎完全負面的評價。
由於臺灣的這種承載性,幾年前我到大陸一所名校作有關中國文化的演講時,他們哲學院的院長就很感嘆臺灣這幾年的走向,他提到了年輕時臺灣的文化口號:「經營大臺灣,建立新中原」對他們曾有的號召,說:這樣的寶地,爲中國好,爲文化好,我們怎捨得用極端手段來對待它。
這樣的心情,在大陸知識菁英中絕非少數,對他們而言,民國,是臺灣最大的資產,可惜,臺灣卻仍在無情地踐踏它!(作者爲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