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實價登錄地圖頗受好評 李鴻源:只是貼彩色玻璃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日前有4位軟體工程師,將官方資料整理後,結合Google Map,建構實價登錄地圖(如下圖,翻攝自real-price.appspot.com),很多民衆用過之後都大讚比內政部花了90萬的「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網站」還要好用。對此,內政部長鴻源5日解釋,內政部是在蓋房子民間僅是貼彩色玻璃窗戶上,不能混爲一談。

不過民間實價地圖的製作團隊在5日發文表示,「內政部這次的軟體部份只花了90 萬元,以這麼多且詳盡的功能來說,90萬能做出這樣的網頁已經是納稅人賺到了。因爲承包廠商需要負擔許多成本 (企劃、會計、工程師與營業稅),所以實際上能賺得錢,可能不多,我們自己也瞭解,我們的網站沒有很多政府需要的考量包袱,又因爲無償,才能得到掌聲。」

至於500元與90萬之分別,製作團隊也認爲,這是一種讓人誤會的看法。他們也希望大家也可以多鼓勵地政司和政府,讓臺灣有更好的軟體環境

李鴻源是在前往立法院備詢前,做出上述表示。由於目前官方實價登錄僅揭露6至7成,頗受人詬病,但李鴻源解釋,本來就應該如此,因爲有些是親屬餽贈,有些價錢則是一看就知道不合理或爲畸零地,所以登錄後還要經過內政部確認,大約1個半月後才能被查詢。

他還提到,已經請同事要讓內政部的實價登錄網站更好用,而該資料庫另個目的,則是要當成住宅政策的依據。他指出程式從建置到穩定,本來就會有一段過程,雖然希望更多人可以給內政部意見,但他們也得進行資料正確性的確認;而資料可以公佈到何階段,還要和專業人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