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消費好轉 零售業9月營收3280億元、年增2.2%

百貨人潮示意圖。(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經濟部24日公佈9月零售營業額爲3,280億元,年增2.2%,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分析,由於去(2015)年同期上半月適逢「鬼月」,導致比較基期偏低,不過,整體而言,季增1.7%仍有好轉跡象,只是力度有限;10月在雙十連假、百貨週年慶商機帶動下,年增幅度預計仍有1%左右。

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我國9月零售業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加2.2%,其中,百貨公司9月適逢週年慶,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大增11.8%,超級市場則因颱風備貨需求,同樣繳出營業額年增12.4%的亮眼成績。不過,受到颱風來襲影響的還有燃料業,由於用油需求下滑,零售營業額減少13.7%之多。

「去年9月上半月遇到農曆7月,也就是民俗月份,所以比較基準會低一些。」王淑娟坦言,我國零售業9月表現亮眼,部分因素與基期相關,不過,考量今年第3季營業額的年增率也有1.7%水準,「其實也不差,」她認爲,民間消費狀況確實已有好轉,但成長力道仍待觀察。

展望10月零售業表現,王淑娟說,由於百貨公司週年慶已進入高峰期,再加上雙十連假商機,以及新車上市促銷等利多,預計會帶動綜合零售業、服飾汽車銷售業績成長。此外,餐飲業在連假出遊聚餐商機,以及業者佈局百貨商場效益營收也會持續增加,「我們預計零售、餐飲10月各有1%及2%左右的成長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