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AI投資」不等於「投資AI」

首先,要搞清楚AI 投資與投資AI是不同的。所謂的「AI投資」,是由AI代替真人來操盤,2017年10月,全球第一支由AI人工智慧操盤的ETF名爲AIEQ,宣稱可以全年無休,並且不會犯下人爲的錯誤,剛推出的3天內,績效明顯贏過大盤,而且引起市場討論熱潮,但隨後美股修正時,跌幅卻相對S&P指數來得重,由於目前推出還不到一年,到底機器人能否贏過人類,尚待時間驗證。

至於「投資AI」,指的是投資於AI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等相關企業或產業,例如2015年開始臺灣就有業者推出投資於機器人產業的共同基金,而今年起臺灣亦有成本效率更具優勢,且甚具話題性的AI +機器人ETF問世。目前全球有三大AI爲主題指數,包括「ROBO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指數」、「Indxx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指數」,以及「納斯達克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指數」其中納斯達克系列的AI指數,其成分股目前有98檔含蓋15個國家,包括演算法開發、AI晶片製造、基因檢測公司等,分佈最爲廣泛,而今年六月在臺灣已有一檔追蹤此指數之ETF掛牌上市。

隨着AI人工智慧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普及,逐漸影響人類生活模式,包括投資也將跟着推陳出新,過去20-30年來,科技發展經過數波浪潮,包括PC、網路、移動互聯網等等,但現在起,投資人眼光應再轉向AI相關的公司及金融商品,AI應用及技術目前纔剛剛萌芽,但其影響面向擴及金融、零售、物流、工業、醫療等等,被產業界公認爲革命級的改變,着眼於AI未來具備無限想像空間,相信也將成爲投資市場上下一個投資人追逐的焦點。

想掌握AI浪潮的優勢,不論是「AI投資」或「投資AI」,投資人均應依自身需求來選擇,並考量個人風險承受度及理財目標,選擇最適合的投資工具,同時,在趨勢到來之初,及早進場分批佈局,以時間換取獲利機會,是投資理財上不變的致勝關鍵。

【王誠宏小檔案】

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經理

2014、2015連二年亞元雜誌(Asiamoney) 『臺灣最佳總經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