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黃靖:管控中美關係 防止「競爭」滑入對抗

黃靖:管控中美關係,防止「競爭」滑入對抗。(達志影像)

北京語言大學學院特聘教授暨國別和區域研究院學術院長黃靖11月30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表示,美國發起「民主峰會」將於近期視訊舉行。這一活動不僅將給國際社會製造「分裂感」,同全世界急需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的氛圍格格不入,而且還爲中美關係帶來新的風險。在今後幾年中有效管控中美關係至爲關鍵。爲此,做到幾點十分重要:一是,兩國元首達成的相關共識必須得到落實。二是,中美兩國需建立有效的定期交流溝通機制。三是,雙方應該共同努力,列出一個儘量具體的「不可做」(not-to-do)清單,據此畫出「競爭」的紅線,使美方反覆強調的「護欄」有實際的意義和內容。

黃靖指出,不久前,中美元首視訊會晤對中美關係有着非常正面的積極影響。然而,當前現實決定中美關係在短期內難有根本性轉變。由於美國國內政治的高度不確定性,甚至有進一步惡化可能。

首先,美國挑起中美「競爭」的根本原因,是美國政治主流認爲「中國的快速崛起從根本上威脅了美國的霸權地位」。這不僅僅是由於中國國力的快速增長、經濟體量有望在近期超越美國造成的;更具根本意義的是,美國認爲中國的成功表明,除了「華盛頓共識」之外,「北京共識」也是一條人類社會走向成功的道路。這就從根本上撼動了美國唯我獨尊的霸權基礎。

其次,正因如此,美國挑起中美「競爭」以及爲此推出的對華政策是高度情緒化的。這導致美國一方面對中國毫無剋制的妖魔化,另一方面高舉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大旗,認定除了美國道路之外的其他道路都是錯誤的,由此形成了一股瀰漫美國朝野的「政治正確」。幾近瘋狂的情緒在政策上的反應就是不顧一切地想要壓制中國的發展。

最爲危險的是,美國企圖以臺海、南海爲抓手對中國施壓,最大限度地榨取戰略價值,但由於中國捍衛核心利益的立場和能力,美方圖謀難以得逞,反而加大了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第三,就目前而言,管控中美關係的最大障礙恰恰來自於拜登政府在國內政治中的弱勢地位。一方面,面對強大的反對力量,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如履薄冰,動輒得咎。另一方面,拜登政府的弱勢,導致其對國內各種政治力量和利益集團的操控及協調能力低下,甚至不能有效地管控自己團隊,在不同場合口無遮攔地攻擊中國,連最起碼的紀律都難以維持。

黃靖稱,綜上所述,在相當一段時期中美關係可能將繼續面臨困境,其根源就是美國政治的高度不確定性。在今後幾年中有效管控中美關係至爲關鍵。爲此,做到以下幾點十分重要:

一是,兩國元首達成的相關共識必須得到落實。二是,中美兩國需建立有效的定期交流溝通機制,通過不斷的交流與溝通,雙方至少能夠準確瞭解對方的意圖和「難點」,進而儘量避免局勢的惡化,預防和管控或將出現的危機,阻止對抗的發生。三是,雙方應該共同努力,列出一個儘量具體的「不可做」(not-to-do)清單,據此劃出「競爭」的紅線,使美方反覆強調的「護欄」有實際的意義和內容。

黃靖強調,儘管短期內中美關係難有根本好轉,但「形勢比人強」。隨着中國進一步發展與進步,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不斷地向世界提供公共產品,同時奉行多邊主義,積極推動和參與多邊機制之上的全球治理,中美「競爭」必然越來越顯得缺乏建設性,因而不會給雙方帶來任何切實的利益。在此過程中,美國或將逐漸克服在對華政策上的情緒衝動,迴歸理性。畢竟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世界符合中美兩個大國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