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沐穹:美國議員打「臺灣牌」越發激烈

名家觀點》沐穹:打臺灣牌,美國議員越發激烈。(環球網)

大陸正奇經緯智庫特約研究員沐穹22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外媒報導,近期美國國會又在力推挺臺新法案。民主黨參議員梅南德斯表示,參院外交委員會將在8月審議「臺灣政策法」。該法案被視爲1979年《臺灣關係法》後,對華涉臺政策的最全面調整。值得注意的是,拋出「臺灣政策法案」與民進黨當局的強力公關密切相關。既促綠營堅持「親美反中保臺」路線,在「漸進式臺獨」路上越走越遠越快;同時也引誘塑造在野黨放棄對兩岸關係理性立場,向綠營看齊。當下中方「反獨促統」面臨外部挑戰更趨嚴峻,尤其在中美實力錯肩而過時,華府打「臺灣牌」將更加激烈甚至瘋狂。

目前透露訊息該法案主要內容有:提升美國政府與臺互動層級,駐美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爲臺灣代表處,美國在臺協會負責人將被授予形同駐外大使的代表頭銜並需經參議院批准;提升臺美防務合作層級和水準,鬆綁《臺灣關係法》對臺軍售限制,將「防禦性」擴大到「有利於威懾人民解放軍侵略行爲的武器」,並賦予臺灣「重要非北約盟友」地位,提出「臺灣安全協助倡議」,4年內向臺提供幾十億美元軍事資金援助;進一步擴大臺灣對外活動空間,提升經濟合作關係、協助臺參與國際組織,將臺納入「境外預先通關」計劃;建立一套制裁制度,阻止大陸升級在臺灣或針對臺灣的敵對行爲,包括破壞、推翻或解散臺當局和干涉臺灣領土完整。

沐穹稱,如「臺灣政策法案」在美國會通過且行政部門認真執行,無疑,那意味着美方「一箇中國」政策將只剩下名稱,內涵被徹底掏空,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海嘯。

當然,近來美國國會打「臺灣牌」的強度、頻度和力度與美行政部門相比,都有明顯落差,前者出於背後不同利益集團的需要,往往更激進、更具挑釁性,而後者對中美關係的紅線位置、對臺海問題的敏感性、對大陸可能的反制措施及其後果感知更爲清晰,動作相對較爲剋制。加之「臺灣政策法案」在美國立法—執行的政策鏈條當中仍處於初期階段,法案具體內容乃至最終實際執行都存在相當多變數。

沐穹表示,但從美國會議員拋出「臺灣政策法案」堅決「挺臺」這個動作本身以及法案涉及的諸多內容,可以看出未來中美圍繞臺灣問題的博弈不會降溫只會不斷激化,美方正在全方位、全領域強化與臺實質勾連、不斷迫近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紅線:一方面,美朝野上下對在與中方的競爭中打「臺灣牌」已形成高度共識,包括將臺灣視爲「準國家」甚至「準盟友」、將臺經濟納入美主導的「排華產業鏈」、要求臺在美西太平洋遏華體系當中扮演「豪豬」或「毒蛙」角色等等,都已被美國政治菁英廣泛接受,區別只在於具體執行步驟、節奏與強度。事實上,拜登政府對中方承諾的「四不一無意」言猶在耳,但後續一系列挑戰動作又接踵而至,充分暴露美方言而無信、言行不一。

沐穹認爲,另一方面,美打「臺灣牌」已與其內部的政治生態變動形成共振效應。近期美臺勾連動作不斷,從拜登政府對臺最新軍售,到美前國防部長訪臺慫恿臺「全民兵役」,再到媒體炒作美衆議長裴洛西將訪問臺灣,這一系列動作明顯與美期中選舉臨近、拜登及民主黨支持度低迷,需要在對華問題上展現更強硬姿態以拉擡選情密切相關。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華府「內病外治」的傾向將會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