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課程 | 大量廣泛的閱讀,成績就會好嗎?
01
閱讀爲何難?
一是,閱讀考試已成爲一套嚴密的技術體系;
二是,閱讀能力的形成需要長時間的培養。
前者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刷題,後者需要大量的時間精讀。二者兼顧,才能形成閱讀素養。
02
閱讀理解如何刷題?
現在,考試命題技術越來越高,融合了各種知識和技巧。之前靠單一的技巧很難應對閱讀考試。
比如2023年浙江嘉興(舟山)卷《懷念蛙鼓》閱讀理解最後一題:
本文被報刊編輯選中,安排在“鄉村與城市”欄目中發表。請結合文本內容,揣摩編輯這樣安排的原因。(5分)
回答此題,需要具備以下答題技術:
第一,把握《懷念蛙鼓》的文體。因爲文體不一樣,閱讀方法不一樣,理解路徑也不一樣;
第二,理解《懷念蛙鼓》的情感。通過梳理文章內容,把握作者行文脈絡,理解作者情感;
第三,吃透命題者的意圖。此題考察的是對文章思想情感(主題)的理解。命題者限定了一個話題“鄉村與城市”,要求圍繞這個話題,遴選文章材料,寫一篇體現這個話題的“小作文”。
參考答案如下:
本文通過對“蛙鼓”的反覆描寫、渲染,爲我們展示了鄉村田園生活的迷人魅力,抒發了作者濃重的鄉愁和對美好童年的懷念。也敘述了作者因久在都市生活而欣賞不到“蛙鼓”這樣美好景緻的遺憾,描敘了當下鄉村再也聽不到“蛙鼓”的現狀,表達出作者對在城市化、現代化進程中,故鄉逐漸消逝的隱憂和關心,表達出對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如何處理好鄉村與城市發展等方面的反思。本文與報刊“鄉村與城市”欄目內涵相符,所以編輯將本文放在此欄目。
這個答案或許能看懂,但如果重新讓你做一遍,是否能和答案一致?
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標準,說明我們對答案的內在邏輯並沒吃透。閱讀理解刷題,要學會看懂答案,弄懂答題邏輯,這樣纔是有效的應試刷題。
根據5分的分值,初步估計答題要點爲三點,然後確定答題基本框架——“內容(情感)+手法+總結”。
爲了更清楚地看清楚答題的邏輯和規範,我重新寫了答案,如下:
①作者回憶了童年時在聆聽蛙鼓的經歷,體會了鄉村生活的魅力,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童年生活及蛙鼓的懷念之情。如今在城市裡,童年蛙鼓的美好已離我遠去,即使回到鄉村,因爲生態破壞,也難覓那份美好,表達了作者深深的遺憾之情。當再次聽到蛙鳴時,鄉村美好的記憶復活了,他感動卻又憂慮,看到了在城市化進程中,鄉村和諧的環境生活的消逝,表達出對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如何處理好鄉村與城市發展等方面的反思。(3分)
②文章通過對“蛙鼓”的反覆描寫、渲染,爲我們展示了鄉村田園生活的迷人魅力,抒發了作者濃重的鄉愁和對美好童年的懷念。(1分)
③本文與報刊“鄉村與城市”欄目內涵相符,所以編輯將本文放在此欄目。(1分)
分析:
第一,答題必須緊扣“鄉村與城市”,這兩個詞(包括詞組、第三點總結)一共出現了九次,反覆扣題“鄉村與城市”,吃透了命題意圖。
第二,畫線句爲何要這樣回答?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文體),散文的目的是抒情,所以梳理內容時,必須寫上情感。又因爲這是一篇回憶類文章,內容層次豐富,情感複雜,一定要分類體現情感——“懷念”“遺憾”“反思”。
第三,答案第二點爲何要回答“表現手法”?這是主題理解題,回答“爲什麼要這樣寫”(主題),要與“寫了什麼”(內容)與“怎麼寫的”(手法)聯繫起來思考。
命題技術越來越精巧嚴密,相應的,應試技術也需要升級——深刻理解命題邏輯,規範答題步驟。
03
閱讀能力如何培養?
閱讀能力的培養,要有心理準備,屬於素養教育,要花時間和金錢,至少要三五年纔有成效,金錢花費也不菲。
閱讀能力培養涉及三個方面:
第一,視野開闊
第二,思想資源
第三,輸出能力
視野開闊,就是閱讀面要廣,涉及文學、歷史、科學、哲學、心理、商業、法律等,要建立一套認知體系。
思想資源,就是閱讀面要深,要讀一些經典,理解自然、社會和人性。
輸出能力,就是要把寫作結合起來,讀寫結合,用寫作理順思路,表達自己的觀點。
04
課程:名家名篇賞讀與寫作
孩子學習緊張,有的平時無法堅持課外整本書閱讀,鑑於此,開設“名家名篇賞讀與寫作”課程,兼顧應試和素養,讀寫結合,陪伴孩子學好語文。
1
招募對象
五六年級、初一初二
2
課程時間、平臺
2024年3月2日開啓。
週六7:30—9:30,Classin上課
3
課程特色
1.注意閱讀理解技巧的講授的同時,關注學生思維成長,深刻理解常考關鍵詞內涵。同時用名篇的示範效應,推動學生寫作,紮實練好片段,寫出創意大作文。
2.八篇閱讀理解精講,四篇名家主題閱讀,四次寫作練習與評改。
4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4個課時)
閱讀理解:關於春天的文本
深度閱讀:春天的面相(張曉風等)
高分寫作1:描寫方法(片段練習)
高分寫作2:借景抒情(大作文)
第二單元(4個課時)
閱讀理解:關於成長的文本
深度閱讀:成長的記憶(魯迅等)
高分寫作1:敘事方法(片段練習)
高分寫作2:深刻記憶(大作文)
第三單元(4個課時)
閱讀理解:關於美食的文本
深度閱讀:美食的品味(汪曾祺等)
高分寫作1:味道細節(片段練習)
高分寫作2:借物喻人(大作文)
第四單元(4個課時)
閱讀理解:關於理想的文本
深度閱讀:理想的理解(史鐵生等)
高分寫作1:大寫夢想(片段練習)
高分寫作2:開始之地(大作文)
“名家名篇賞讀與寫作”課程
報名請諮詢雨希老師
講師簡介/Profile/
彭治旗:曾擔任《課堂內外·創新作文》主編10餘年,《學語文之友》讀寫專欄特邀專家;持有人社部中國繼續教育工程協會頒發ACD青少年生涯規劃導師中級證書;策劃數十本暢銷圖書,著有《中考作文提分有辦法》(三冊)。
曾聯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開發創意寫作課程,參與策劃南開大學文學院“語文素養通識課程”;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命題評審委員會委員,被邀全國各地講座300餘場。
通過“文字素描”“萬物互聯”的方法,幫助學生走出寫作的誤區,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寫作特長;指導上百名學生參與各類作文競賽,獲得全國知名高校的認可和青睞。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