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陣容 發現生命故事

許育華〈只要身邊有花朵植物,就很美麗〉文中分享安特衛普植物園是她去過最可愛地方,一公頃大,十分迷你,收藏2000種植物。(比漾廣場提供)

柯欣岑根據本月選題「滋養身心的100種方式」,爲比漾咖啡選物研發4款期間限定料理。(比漾廣場提供)

餘宜芳在〈我和自己有個約〉文中分享的私房食譜「糖醋小排」做法簡單,夏季佐餐美味下飯。(比漾廣場提供)

施清元在〈植物與人生的悲喜〉文中提到日本京都銀杏,有如面對異地重重挑戰時生命力的象徵。(比漾廣場提供)

beyond beyond邀30位專欄作家和KOL分享「美食、旅行、生活」,除定居澳洲墨爾本的自由編輯與譯者蘇楓雅外,多數名家來自全球各地,擴及出版界、醫界、學界、設計圈、百貨業等,可說是陣容堅強。

包含有「有方出版社」社長餘宜芳、專業作家袁瓊瓊、臨牀心理師蘇益賢、南華大學傳播系講師呂立翔、「大美生活提案所」總監小李夫人、「那事的味Nuts The Way」創辦人柯欣岑;在日本從事多年設計工作,疫後在鹿港老家幫忙糕餅家業的施清元;旅居德國柏林、曾任時尚雜誌編輯的許育華;對世界充滿好奇、遊走各地的旅者彭力姸;愛好日本、喜愛極簡生活的Kasin;在出版業打滾十餘年、現跨足百貨業的沈維君等。

美食作家餘宜芳在〈我和自己有個約〉一文中提到她跟自己約定疫後要「身心強壯,成爲一個更美好的人」,分享私房食譜「梅漬大根」、「糖醋小排」,讓自己營養、運動、心情都要好。

旅行作家施清元也在〈植物與人生的悲喜〉文中提到2013年搬到日本生活,觀察到京都銀杏暗喻着當地人的個性,「好像拿油漆刷反覆塗過數次、不管雨水怎麼打,依舊堅定不移的芥子黃」,也是自己面對異地重重挑戰時,生命力的象徵。

生活作家蘇益賢在〈正念實踐篇—一次又一次地回來〉一文分享吃飯、洗澡等生活環節都可練習正念,吃飯時放下手機、關上電視,把注意力放在食物的口感上,細嚼慢嚥、品味食物;許育華〈只要身邊有花朵植物,就很美麗〉一文,透過她遊歷各地的植物園,分享「專注地欣賞一朵花、一顆樹木、一片草,啓迪性的事物便會發生」,疫情期間讀來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