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經理對決“紅利”與“成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基金一季報披露完畢,明星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浮出水面。

其中,紅利是一季度明星基金經理普遍關注的焦點。

明星基金經理中,重倉高股息資產(紅利策略)的基金在一季度表現領先,比如孫迪、駱帥、鮑無可、韓創、楊宗昌、李耀柱、董辰、蕭楠、姜誠等。

與此相對,堅持醫藥、先進製造等成長風格的明星基金經理們整體表現偏弱。

總體來看,明星基金經理在“紅利”與“成長”上存在明顯分歧:

一方面是紅利策略,以鮑無可、駱帥、姜誠等爲代表的明星基金經理重倉高股息資產;另一方面是成長策略,以張坤、丘棟榮、陳金偉等爲代表的明星基金經理認爲,當前成長優於紅利。

業績分化

一季度,大量基金加倉下,把多隻高股息個股買進了十大重倉股,包括紫金礦業、美的集團、招商銀行新進入基金前十大重倉股。

2019-2021年是核心資產牛市,成長風格大幅跑贏價值風格,但自此後,成長股低迷,目前新能源、醫療、消費都處於低位。今年一季度,重倉此類成長股的明星基金經理業績也表現相對較弱。

究其原因,是近年核心成長股遭遇盈利和估值雙殺,一方面經濟不好影響了盈利,另一方面加息週期下影響了估值。

這種情況延續到今年一季度,以紅利爲代表的價值風格表現出色,成長風格則表現較弱。

一季度,百億明星基金經理中,劉慧影、鄒立虎、孫迪、駱帥、鮑無可、韓創、楊宗昌、李耀柱、董辰、蕭楠、姜誠等表現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業績優秀的明星基金經理大多重倉了採礦業、公用事業、金融、交通運輸等高股息資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一季報統計發現,以一季度百億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主動權益基金排名,基金業績TOP20中,有19只基金重倉高股息資產的紅利策略,僅1只重倉AI的成長策略。

這意味着,紅利策略幾乎成了一季度優秀業績的標準答案。

最大的例外是劉慧影管理的諾安積極回報,該基金重倉AI算法算力,其A類份額一季度收益24.65%,是百億明星基金經理中表現最好的。

去年9月底,在明星基金經理蔡嵩鬆離任後,僅有一年基金經理經驗的劉慧影接手該基金,繼續重倉電子、計算機、通訊等行業。意外的是,在電子、計算機行業指數一季度大跌逾10%的時候,該基金的十大重倉股無一踩雷,全部錄得正收益,一季度收益在一衆明星基金中一騎絕塵。

但劉慧影一季度業績極致分化,旗下的另兩隻基金——諾安成長、諾安優化配置,同樣承自於蔡嵩鬆,它們重倉芯片,一季度收益跌幅均超10%,排名約同類基金後1/10。

事實上,百億明星基金經理旗下的績優基金大多重倉高股息個股。

比如,駱帥管理規模164億,旗下8只基金,今年一季度全部正收益。其中,表現最好的是南方發展機遇一年持有A,一季度收益18.67%,遙遙領先於其他7只基金。該基金重倉上游資源品和出海業務。駱帥旗下還有多隻基金則是堅持均衡配置,一手高股息,一手成長股。

另一位明星基金經理鮑無可,其管理規模超200億元,一季度其旗下7只基金收益均超10%,其重倉比重較大的是資源板塊和公用事業板塊,比如鮑無可的頭號重倉股是紫金礦業,緊隨其後的是華能水電、川投能源、中國海洋石油、銅陵有色等重倉個股。

百億明星基金經理姜誠,一季度末管理規模126億元,旗下7只基金,總體表現出色,其一季度表現最好的兩隻基金也是紅利基金。

一季度,姜誠和王桃管理的兩隻紅利基金——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的收益爲10.14%,中泰紅利價值一年持有的收益爲9.90%。

頂流明星基金經理蕭楠管理規模388億元,旗下4只基金收益均超4%。其中表現最好的易方達瑞恆一季度收益10.44%,該基金除了重倉白酒等消費股之外,也同時重倉高股息資產,如交通運輸和有色金融。

擁抱紅利

一季度,越來越多的明星基金經理開始擁抱紅利策略。

以成長風格聞名的朱少醒也開始增持紅利類資產。

在一季報中,朱少醒表示,“在當前的估值下,紅利價值風格依然能找到較好的投資機會”,他把2只偏價值的美的集團、鄭煤機買進了十大重倉股,大幅減持了偏成長的立訊精密。

不過,朱少醒一季報也同時指出,“質量成長風格同樣具備很多投資機會”。

交銀施羅德基金的何帥一季度也大幅減持成長風格的醫藥股,原因是醫藥行業在一季度表現不佳,對基金淨值造成了影響。

對於紅利,何帥在一季報中表示,市場對紅利和回購的關注,其實是企業自由現金流能力的一方面,他認爲企業的價值最終在於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及持續性。

姜誠旗下有兩隻紅利基金——中泰紅利優選一年持有、中泰紅利價值一年持有,兩者收益在10%左右。其管理的另外5只基金也重倉高股息資產,比如銀行、家電個股等。

姜誠在一季度報告中強調長期分紅能力,他指出,紅利風格基金投資目標並非短期分紅收益的確定性,因爲短期的高股息並不意味着長期高回報。其要找到有長期維持高盈利能力的標的(即有維持長期高分紅的能力),併力求以物超所值的價格買入。

姜誠表示,不必把短期分紅收益率看得過於重要,長期分紅能力更重要。

2022的基金冠軍黃海則繼續堅守煤炭。

他表示,在春節前流動性風險衝擊較大的時候,快速增加了算力、電子、新能源等成長行業倉位,而當紅利資產由於風格的輪動出現回調時,則兌現大部分高彈性標的,重新集中配置到煤炭爲代表的能源股中。

對於2024年的行情,黃海認爲,低負債、高現金流的煤炭股仍具備較高的安全性和稀缺性。同時一旦國內基建投資企穩回升,庫存處於低位的週期品將迎來較好的價格向上彈性。

堅守成長

在紅利策略在一季度大流行的時候,也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堅守成長股。

“公募一哥”張坤觀察到,一季度紅利股表現好於成長股。

“一季度類債紅利資產佔比較高的行業如銀行、石油石化、煤炭等表現較好,而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等行業表現相對落後。”張坤說。

張坤說,市場的風險偏好已經降低到了很低的水平,在定價時給予靜態的股息率水平很高的權重,對成長性特別是企業的長期成長性持懷疑的態度。

張坤舉了一個例子:在5%股息率+1%成長性的公司A和3%股息率+8%成長性的公司B之間,現階段市場大多更傾向於選擇公司A,而張坤更看好公司B。

在季報中,張坤一再強調更看重“長期高質量增長的公司”。

他表示,優質股票的必要條件就是具有長期持續的成長性。但是,在高質量發展時期,公司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概率在降低,所以,投資者始終不應該放棄對中等且持續成長性的尋找,且這類成長性應可以在不同細分結構中尋找獲得。

張坤一季報隱含的意思是:當前“成長”已勝於“紅利”。

值得關注的是,很少大調倉的張坤,一季度其麾下3只基金大舉減持了偏紅利的招商銀行,幅度在三至四成。

而低估值價值派的丘棟榮在一季報中表示,看好權益資產,看好低估值、高增長的成長股。

一季報中,他明確表示“重視結構”,方向則更偏好滿足“供要緊、需向新、估值低、盈利高增長或高彈性”特徵的公司。

“普遍的低估值,機會分佈廣泛,投資於下一階段基本面持續改善,盈利能力有望實現高增長和高彈性的公司。”丘棟榮說。

值得一提的是,丘棟榮提示了高股息策略的風險——高股息策略的長期回報偏貝塔,且並非低風險策略,投資更重要的是基本面和定價。

他表示,高股息策略獲取高的回報大概率來自於其他因子的疊加,但投資者喜歡不斷強化成功策略,偏好線性交易,而忽視實質風險的不斷累積,如週期、成長、資本供給或創新等可能性均會挑戰高股息的穩定性。

一季報中,2021年混合型基金業績亞軍陳金偉明確表示,“從風格指數層面,紅利策略是一季度唯一正確的答案。但長期看,我們對單純的紅利策略並不看好,沒有增長的紅利意義有限。”

他提醒,很多時候,我們或許高估了紅利的長期穩定性。

他表示,對紅利及紅利增長策略雖保持學習,但是並沒有將其納入目前組合。

“我們最看好的行業是醫藥、必選消費(包括農業)以及製造業的一部分子行業(包括鋰電、製造業出海等)。”陳金偉說。

陳金偉表示,一季度減持了大盤成長類公司,增持了小盤成長類公司,主要出發點是年初的中小盤公司巨幅震盪,提供了絕佳的買入機會,從預期收益率角度,他希望通過市值下沉來獲取潛在的更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