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問診-眼神無力、睡眼浮腫 如何是好?

張丞賢小檔案◆現任:◎彰基醫院眼科部主任/主治醫師◎教育部部定副教授◎中華民國眼科專科醫師◎臺灣眼科學教授醫學會監事◆學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中國醫藥大學眼科醫學中心眼整形科主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亞洲大學視光學系副教授◎加拿大Dalhousie大學微生物免疫學系甲狀腺眼病變實驗室研究員◎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眼科主任◎臺灣眼整形美容重建手術醫學會理事長 圖/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隨着年齡增加,老化是無可抵抗的夢魘,眼皮下垂浮腫,縱使顏情愉悅,不免還是有人說您老了,睡不飽啦等,聽了不順耳的話。眼科中的眼整形醫師可爲您解決上述困擾,同時兼顧眼球功能與安全。

一位勝任的眼整形醫師必須熟悉眼瞼的功能控制機制,尤其是控制上眼瞼的肌肉與神經。打開上眼瞼需要提眼肌及苗勒氏肌的拉提,而主要功能是來自提眼肌,負責控制提眼肌是第三對腦神經,而控制苗勒氏肌的是交感神經。眼瞼的闔上來自眼輪匝肌作用,控制神經爲第七對腦神經的顏面神經。肌肉鬆弛、退化、發育不良都可能是眼瞼下垂無力的原因。另一方面神經病變也會是眼瞼無力的原因。

最近患者常聽到提眼肌手術,但不是每個病人都非得開提眼肌手術。上眼瞼成形手術的基本要件就是維持及修復失能的提眼肌:若是提眼肌功能還好,僅僅是肌腱與肌肉鬆脫,修復縫合最有效果。但若是提眼肌功能不良,低於10毫米,如先天發育不良或神經性麻痹失能,醫師就必須傷腦筋,手術把眼皮拉高,不能拉太大以免造成嚴重閉眼不良而致角膜破皮。這時必須注意瞼緣瞳孔中心距離不能拉太高,假若提眼肌功能有10毫米以上,瞼緣瞳孔中心的距離就可以恢復到正常。

反之,當提眼肌功能低下(不足4~5毫米),眼瞼肌縮短還不一定能讓眼皮張得夠大,就必須連結上額肌,利用擡眉及擡額來拉高眼瞼。

病人眼睛打不開,不一定是拉擡力量不足,可能是眼輪匝肌的過度作用。眼輪匝肌在眼皮正下方,可以打肉毒桿菌,就能消減其不正當的痙攣收縮,手術切取部分肌肉也適用於打針無效的時候。其實大部分的眼瞼遮眼問題僅僅是眼皮鬆弛,嚴重的上眼皮鬆弛,即使提眼肌沒有下垂,也會影響視野。通常可在局部麻醉下切除多餘的皮膚,但如果眼皮切除過多,將導致眼睛難以閉合。

常見的眼皮浮腫可能是多種內科疾病造成,包括心血管疾病等。而甲狀腺眼病變要特別小心注意,其浮腫伴隨嚴重發炎,會紅腫流淚及結膜充血,嚴重者會複視甚至失明。

甲狀腺凸眼的病因除了發炎還有脂肪細胞的增生,要糾正凸眼可以打開眼眶骨頭及抽取脂肪來做眼窩減壓手術。目前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可以利用導航內視鏡手術,精確的從鼻腔進入眼後執行,無需在患者顏面切開有傷口來進行。

眼袋手術在過去的手法是將下眼皮割開切除,將眼袋內的油脂去除,常因爲造成過多的結痂及眼皮切除太多而眼瞼外翻,病人眼睛閉不起來而眼紅流淚不止。此時眼整形醫師常需要臨危授命接手來補皮及外贄韌帶修復,常也需要兩次以上的修復。下眼袋美容手術需要更謹慎的評估與適量進行,以免術後難收拾。

當五花八門的眼瞼手術廣告呈現在您眼前時,正確的選擇是安全考量第一,充分的術前溝通,設定合理的期待。過度的期待與手術可能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讓您顏面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