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4戰士遺骨返臺 學者曝歷史意義

英國愛丁堡大學返還4具近150年前死於牡丹社事件原住民遺骨,屏東原住民準備全新服飾,在愛丁堡舉行傳統祭儀,引領祖先回歸故土。(牡丹鄉公所提供)

牡丹社事件4具戰士遺骨輾轉英國,經過臺灣原住民委員會爭取,遺骨終於在11月6日送抵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寄藏,成爲臺灣國際遺骨返還歷史首例,也引起大衆關注牡丹社事件。歷史學者表示,此事件促使清朝強化對臺灣主權控制,也告訴臺灣人應彼此瞭解、相互扶持,避免讓外人覺得有機可趁。

1874年發生排灣族原住民與日軍開戰的牡丹社事件,日軍將12顆戰死族人頭骨帶回日本,其中4顆頭骨輾轉流落到英國愛丁堡大學,臺大醫學系教授陳耀昌在研究論文時發現,告知官員須迎回這些遺骨,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3年前向英國愛丁堡大學爭取返還,屏東縣牡丹鄉排灣族人11月5日順利將4顆頭骨帶回臺灣。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說明,清朝治理臺灣初期,曾對外宣稱臺灣番界以東爲「化外」,1871年恰有琉球國宮古島一艘船隻擱淺臺灣恆春半島東海岸八瑤灣,因船員誤入高士佛社領地,遭當地原住民殺害,日本認爲既然清朝無力管理臺灣番界以東領地,以此事爲由出兵侵略臺灣,纔有了「牡丹社事件」。

吳昆財進一步解釋,由於清朝認爲臺灣番界以東是瘴癘之地,無經濟利益可圖,加上當地原住民被視爲「生番」,難以管理,才認爲此處是化外之地,但經過牡丹社事件,清朝才發覺臺灣受到日本人覬覦,且臺灣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治理態度轉爲積極,更派來沈葆楨開發東部,尤其後來發生中法戰爭,種種事件疊加,使清朝逐漸強化對臺灣主權的控制。

他指出,日本當時侵略臺灣的理由是既然清朝管不了,臺灣就由日本人來統治,因此,從牡丹社事件可知,臺灣人應彼此瞭解、相互扶持,以免讓外人覺得有機可趁,藉機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