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哺育率兩年下降8% 媽媽幸福感要靠家人職場支持

8月第一週是國際母乳哺育周,演員顏嘉樂和狄志杰帶着雙胞胎兒女現身,分享哺餵母乳的甘苦談。(王家瑜攝)

國內近年持續推動母乳哺育,但根據國民健康署2020年調查,6個月以下母乳哺育率爲37.9%,較2018年的46.2%大幅下降。專家認爲,臺灣母乳哺育率已經達到國際水準,但仍有許多媽媽受到環境氛圍影響而放棄,一路上需要各方支持,讓媽媽經由哺餵母乳產生幸福感,纔是持續下去的動力。

演員顏嘉樂和狄志杰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女,兩人分享哺餵母乳的甘苦談。顏嘉樂曾和很多媽媽一樣擔心奶量不足,護理師建議她放輕鬆、經常親喂,因爲寶寶吸吮乳頭會刺激乳腺,並且適度按摩避免乳腺阻塞,她乖乖照做真的「母愛大爆發」,這才知道原來很多媽媽都是潛力無窮。

顏嘉樂說,餵母乳有辛苦也有快樂,不僅要花時間親喂,還要擠一些冷藏備用,尤其自己生雙胞胎,一個喂完又換下一個,還好老公是超級神隊友,適時安慰她,還會講笑話給她聽。狄志杰分享,老婆餵母乳期間完全不碰咖啡和酒精,如此毅力讓他大吃一驚,而且每天花時間親喂,喂完一個再換下一個,再由他接手拍嗝,他打趣地說「就跟生產線一樣!」

每年8月第一週是國際母乳周,今年主題爲「教育與支持」。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哺餵母乳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還需要伴侶、家人、職場的支持;目前全臺設有3935處母乳哺育場所,有些是依據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設置,部分則是自發性設置,《性別平等工作法》也保障媽媽安心哺乳的權益,給予每日60分鐘哺集乳時間。

臺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長楊文理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持續以純母乳哺育至少6個月,哺餵母乳已經成爲主流,大家都知道好處,但可能因爲工作壓力等種種原因,加上配方奶粉取得便利,最後仍放棄餵母乳;大環境的支持和教育很重要,無論是家人或左鄰右舍,不僅要有同理心,還要有正確的知識和觀念。

楊文理提醒,哺餵過程中如果遭遇困難,例如奶量不足、孩子不吃奶等,切勿陷入負面情緒,可尋求具實務經驗的「母乳種子教師」協助,也可利用醫療機構開設的「母乳諮詢門診」,希望每位媽媽都是快樂的,充分感受到哺餵母乳的幸福感,纔是持續下去的動力。

國健署舉辦「支持母乳哺育 鬥陣做夥相挺」濾鏡宣言抽獎活動開跑,即日起至8月31日止,邀請民衆使用活動濾鏡完成影片或照片,分享至個人FB或IG社羣媒體,並至國民健康署粉絲專頁活動貼文完成留言,就有機會把iPhone手機、抗敏空氣清淨機等多項大獎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