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局勢升溫!安倍閃辭將如何威脅「亞太穩定」、日美同盟

▲習近平與安倍晉三2019年6月27日曾在大阪會晤。(圖/路透

記者王佩翊/編譯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投下震撼彈,因舊疾復發閃電請辭首相一職,即便安倍請辭一事不至於對美國造成巨大打擊,但CNN社論分析,不可否認的是,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加劇的同時,解放軍東海南海採取更多的海上行動,安倍卸任對於目前的亞洲局勢必會帶來一定影響

北京當局近日動作頻頻,不但多次派出海警船進入釣魚臺列嶼周遭海域,解放軍在東海與南海的行動可是日益增加,日前甚至朝南海發射了4枚彈道導彈,加劇與美日間的緊張關係,也讓亞太地區局勢日益緊繃。CNN 31日的一篇社論分析,作爲在位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於穩定亞洲地區穩定擁有一定影響力

安倍晉三長久以來致力與改善日美同盟關係,2015年,在歷經與執政黨在野黨的激烈交鋒後,日本安全保障相關法案(簡稱安保法)正式通過,自衛隊除了保衛日本本土外,還能行使集體防衛權」對外派兵援助,也就是說在必要時刻能夠向美軍伸出援手。

菅義偉(左上)、石破茂(右上)、岸田文雄(左下)以及河野太郎(右下)是目前下任首相的有力人選。(組圖/路透社美聯社、推特)

事實上,日本面對中國處於極爲尷尬的局勢,儘管日本對於中國不斷擴張的勢力感到擔憂,甚至爲此與美國建立緊密的安全關係,但是在經濟上卻與中國有着強大的連結,因此安倍只能在不得罪中國的前提下,確保日美同盟的穩定發展港版國安法6月正式通過,日本政府當時雖曾對此向北京當局表示擔憂,但卻拒絕與美國、英國澳洲以及加拿大簽署聯合聲明。

所幸,日美兩國之間的結盟已經足夠強大,兩國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制度化,例如定期舉辦日美澳印安全對話,以維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不論未來將由誰接任安倍的首相之位,唯有持續致力於日美同盟,才能穩定亞太地區的穩定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