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絲綢之路比陸上絲路早800年

南海絲綢之路」水下文化遺存(圖:南國都市報

廣西社會科學院關於《南海絲綢之路與南亞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研究課題,已進入結題評審階段。《新華社報導,廣西社科院民族所所長趙明龍表示,南海絲綢之路是中國走上海洋文明先驅,其開闢時間陸上絲綢之路早800年。

趙明龍說,海上絲綢之路分爲東海絲綢之路和南海絲綢之路兩條海路。南海絲綢之路即中國古代以南海爲起航點,以絲綢、陶瓷珍珠等爲貿易特徵,由中國南海連接東南亞、南亞、中東直至歐洲的中外經濟貿易交流海上通道。

《南海絲綢之路與東南亞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研究》課題2007年立項,課題組從廣西、廣東海南等地,沿「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到越南沿海、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開展田野考察和訪談。

趙明龍說,早在公元前11世紀中國嶺南先民就初步開闢了南海絲綢之路,時間比陸上絲綢之路早800年左右。南海絲綢之路萌芽商周,發展戰國春秋,興於秦漢,旺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歷史久遠,是中國海上經久不衰的重要商貿通道。

「南海絲綢之路始發港隨着不同年代、中心城市的興衰而轉移,不是一成不變。」趙明龍說,隨着造船航海科技和商貿發展,原先作爲南海始發港灣合浦徐聞逐漸向東移番禺廣州)、泉州,併成爲唐宋以後南海重要出海港

海上絲綢之路是指中國古代以絲綢貿易爲表徵,以陶瓷貿易、香料貿易爲重要補充,以海上交通相伴的中外經濟貿易交流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