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海底11公里「彈尾蟲」腸內含塑膠微粒!意味污染已深入土壤食物鏈

發泡膠上長滿青苔。(圖/翻攝自《生物通訊》)

實習記者任珈萱/綜合報導

地球最南端生活着一種「最不受人類干擾的南極彈尾蟲(Antarctic springtail)」,因爲牠們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的海底11公里下,但近日有研究團隊發現,在牠們的體內腸道居然檢出有塑膠微粒。《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作者表示,這狀況意味着,塑膠微粒的污染已經深入土壤食物鏈。

綜合外媒報導,《生物學通訊》中提到,研究人員在南極的蘭羣島蘭羣島的喬治王島(King George Island)海岸發現擱淺的保麗龍,上面長滿青苔,也導致彈尾蟲把塑膠微粒吃下去。作者表示,南極偏遠土壤中有塑膠微粒是事實,「這意味着這些人爲物質已深深地進入土壤食物網」,並且可能已經成爲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來的研究應探討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

▲研究顯示,彈尾蟲的腸道內有塑膠微粒。(圖/翻攝自《生物學通訊》)

作者指出,塑料污染已成爲在全球範圍壓倒性環境問題,幾乎每個生態系統中都記錄有小的塑膠碎片;然而,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水生生態系統,特別是那些海洋,而陸地上的污染已經被忽視。在土壤及其生物區系檢測塑膠微粒存在方法受到挑戰科學家們最近才遇到塑膠微粒對土壤的問題和陸地食物鏈的問題,主要是通過實驗觀察。

彈尾類大約有3,500種,體型小,大部分種類腹部末端有一分叉的附肢,靜止時被一握器握持,釋放時可將蟲體彈出,但通常爬行。腹部有管狀似吸管的黏管,可分泌黏性物質和攝入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