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財政政策實施效果觀察:積極的財政政策直接惠企利民
央廣網北京12月26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總檯記者近日深入浙江、山東、陝西、四川、江蘇等地,觀察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直接惠企利民。
減稅降費持續推進:定向舉措+“自選動作”
在浙江平湖獨山港鎮,一家服裝小微企業正在爲春節訂單加班加點。臨近年底,企業老闆顧餘忠粗略算了一筆賬——2021年全年下來,累計減稅降費金額達到10萬元。在這10萬元當中,既包括了國家層面針對小微企業精準推出的減稅降費舉措,又包括了地方層面減稅降費的“自選動作”。
顧餘忠說:“2021年服裝行業面臨的各方面壓力比較大,利潤薄了,錢也比較緊。所以減稅降費對我們這樣規模不大的企業來說,意義特別不一樣,相當於現金流多了10萬元,是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
減稅降費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持續推進,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2022年,我國將“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這一明確信號。
浙江省財政廳綜合處副處長鄔達貴說:“一方面,我們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確保‘六個到位’,該減的減到位、該降的降到位、該免的免到位、該緩的緩到位、該延的延到位、該退的退到位;另一方面,我們在中央授權範圍內,積極用好政策空間,加大力度自主新增停徵地方水利建設基金、‘房土兩稅’退坡減免等系列減負措施,來穩定市場預期、給市場主體減負。光是停徵地方水利建設基金這一政策,預計‘十四五’期間,可爲企業減負900億元。”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三公”經費,保民生支出
減稅降費爲市場主體減負,但也會導致政府“錢袋子”減收。如何輾轉騰挪出更多財力空間?又如何確保有限的財政資金“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是不小的考驗。“有壓有保”是不少地方交上的“答卷”。
在山東,省本級“三公”經費預算已連續8年下降。山東省財政廳預算處副處長李磊告訴記者,“能不開的會就不開、能線上說明白的就不出差”,這是近年來政府過緊日子的常態。
李磊說:“2021年,我們繼續落實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省級年初預算取消到期政策166億元,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90.6億元,像會議、培訓、辦公用房維修等這幾類經費壓減力度都比較大。這些壓減下來的錢重點用在了保民生上,切實用政府的緊日子來換取老百姓的好日子。”
小到新冠病毒疫苗的免費接種,大到養老金的連年上調……大大小小的民生領域,都是財政政策發力的重點。財政再緊,也不會在民生支出上“打折”。
陝西省財政廳預算處副處長張寬說,截至2021年11月底,陝西省共投入疫情防控資金24.37億元。“近期,我們又根據疫情新形勢追加了一部分資金。像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費接種的費用,就是由各級財政和醫保基金共同負擔的。2021年,光是省級財政用於疫苗購置、免費接種補助的資金預算,就達到了4.5億元。”
財政資金直達常態化:直達基層惠企利民
在四川,退休職工王大川不久前拿到了2021年12月的養老金,到賬金額是2587元,這已經是他的養老金連續第17年上漲。包括王大川在內,四川全省大約2100萬名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的養老金都在2021年實現了及時足額發放,確保了“老有所養”。在這背後,離不開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的“撐腰”。
“一竿子插到底”,從中央直達市縣基層——作爲宏觀調控方式的重要創新,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在2021年步入常態化:資金總量增加到2.8萬億元,直達範圍基本覆蓋中央財政民生補助資金。據不完全統計,資金用於養老、就業、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民生領域的支出佔比超過7成。“直達資金”成爲實打實的“惠企利民資金”。
四川省財政廳國庫處副處長周宇表示,四川是2021年全國直達資金規模最大的省份。2021年以來,四川全省直達資金惠及企業次數已達1.7萬餘次,惠及人員次數超1.2億人次,爲落實好“六保”任務,特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和保基層運轉提供了及時有力的財力支持。
江蘇省財政廳預算審覈中心主任朱力說,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爲處於“神經末梢”的縣級財政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從最新監測數據來看,2021年1到11月份,江蘇省縣級“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可用財力是8368億元,國家標準的“三保”支出需求是3066億元,按照國家標準計算,江蘇現在總體的“三保”保障倍數是2.7,所有縣級均可足額保障,相關財政供給單位人員工資、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低保、困難學生助學金等“三保”支出均已足額保障,完全沒有問題。
2022年積極財政政策:支出和收入端均要發力
展望2022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延續。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註重精準、可持續。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
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看來,2022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路徑已非常清晰——支出端和收入端都要發力,來護航中國經濟。
楊志勇表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這種背景下,2022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個必然選擇。與2021年相比,2022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強調提升效能,更加註重精準、可持續,這當中對政策效能提升的關注,是爲了讓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效果更好。從具體運作方式上來看,擴大支出和減稅降費並舉,等於支出端跟收入端都要發力。相信積極財政政策在護航經濟大盤,促進經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上,會發揮特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