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積極財政政策效能

翻開上半年財政賬本,財政收入企穩回升,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收支結構趨於平衡,釋放出向好信號。但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內生動力仍有待增強,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存在,國際形勢演進複雜嚴峻。在此背景下,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爲經濟發展的“穩定器”,應進一步加力提效,提高財政收入質量,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優化財政收支結構,完善稅費支持政策,鞏固經濟企穩向好的勢頭。

從財政收入來看,回穩態勢得到延續,整體預期較爲樂觀。數據顯示,上半年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3.3%,剔除基數因素影響後與經濟恢復性增長態勢相適應。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6.5%,反映出我國財政收入“含金量”較高。分析主要稅收收入項目發現,國內增值稅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情況下實現了大幅增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活力得到恢復。其餘主要稅種呈下降趨勢,其中,國內消費稅與個人所得稅降幅相較於第一季度均表現出明顯收窄,反映出消費市場逐步回暖,市場需求有所改善。受企業利潤下降等因素影響,上半年企業所得稅收入有所下降,應進一步延續優化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涵養稅源。

從財政支出來看,支出保持較高強度,重點支出得到保障。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9%,基本民生、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科技攻關等方面支出均有所提高,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保持了較快進度,基層“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綜合來看,上半年我國經濟延續了恢復態勢,但恢復基礎仍需鞏固。爲進一步推動經濟強勁復甦,積極的財政政策仍須加力提效。

對此,要優化政策組合工具,保證財政支出強度。爲保障“六穩”“六保”各項任務落實,應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支持科技攻關、生態環保、基本民生、現代農業等重大項目,嚴控一般性支出,優化政策工具組合。其中,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手段。要進一步加強項目前期準備,提高項目儲備質量,加快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強化資金管理,在保障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的同時,爲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要加大財力下沉力度,支持區域協調發展。當前,基層財政收支矛盾仍然較大。爲基層財力提供長效保障,具體來看,應推動財力下沉,加大對基層的轉移支付力度。財政資金的使用要貫徹到底,直達基層財政這一“神經末梢”。還要注重區域間財力水平的均衡,適度向欠發達地區傾斜,促進地方財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在此過程中還應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確保政策效能儘早落地見效。

要完善稅費支持政策,提升政策效能。稅收作爲財政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對經營主體減負紓困、提振市場發展信心有重要作用。應持續推進助企紓困,支持保就業、保民生和防風險,保持稅費支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系列優惠政策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對於已確定延續的政策,如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等,應做好政策銜接協調與落實工作,減輕企業負擔,充分發揮稅費“組合拳”對提振企業信心、助力企業健康發展的作用。

還要保持政策的精準性和針對性。例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爲企業科技成果產出與應用提供了有益幫助,有利於培育壯大創新動能,助力企業加快實現轉型升級。根據筆者調研,我國現有規定的稅收優惠有效期限,大部分時效期爲1年至5年,只有少數時效期超過5年。因此,無論在優惠稅種、優惠對象、優惠方式還是在優惠期限上,均需要進行全面梳理和重新構建,以適應我國新發展階段的要求。此外,要考慮財政可持續性,與其他財稅行動配合,發揮出政策的最大效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旭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