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1.2萬兒少受虐 長庚爲愛發聲 籲重視兒少保護

在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舉辦「兒少保護全人醫療照護研討會暨爲愛發聲記者會」,呼籲社會大衆共同重視兒少保護,提供弱勢兒童一個美好的未來。(長庚醫院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臺灣每年平均有1.2萬名兒少受虐、7.8萬人被通報,而在醫事人員通報中,長庚醫療體系佔了15%,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舉辦「兒少保護全人醫療照護研討會暨爲愛發聲記者會」,呼籲社會大衆共同重視兒少保護,提供弱勢兒童一個美好的未來。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3年兒虐通報人數平均每年爲7.8萬人,其中醫事人員通報約5000人,長庚醫療體系通報佔15%。2021年,長庚醫療體系各院區治療的兒虐個案數爲390位,以中重度個案、脆弱家庭者居多。

長庚醫療公益發展委員會主席陳昱瑞表示,家本該是最好的避風港,但因家人失業、酗酒、吸毒或遭逢急難,家反而成了壓力鍋,隨時瀕臨破碎。長期處於失衡家庭環境中的兒童及青少年,倘未及時給予相關協助,可能影響人格發展,甚至於日後產生偏差或犯罪行爲。

在董事長王瑞慧的號召與支持下,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於2018年成立「兒少保護中心」,整合各院區醫療團隊,結合政府、專業人士、民間單位攜手合作,平均每年編列預算逾1000萬元,執行兒少保護相關服務,早期介入提供長期全人照護與陪伴,期望孩童能獲得療育與復原,健康快樂成長。

小愛莎在2個月大時,因19歲的小媽媽難耐哭泣聲,將其重摔,導致腦部重創出血。在長庚緊急腦部手術、醫療團隊照顧下,小愛莎的抽搐與痙攣狀況獲得改善,但小愛莎的醫療追蹤及照顧問題,成了醫療團隊最擔心的事。

經與屏東縣府社會處合作,小愛莎順利接受安置,4年安置期間都定期到醫院復健、治療,透過心理評估、癲癇追蹤、神經發展等協助下,小愛莎逐步成長,各項成長數值也與同齡相符。目前小愛莎已媒合至國外領養人收養,現在的她留着及肩的長髮,穿着最愛的Elsa公主裝,與新家人展開全新的生活。

衛福部政務次長李麗芬感謝王瑞慧的全力支持,在政府的資源還不充足時,將兒少保護工作觸及到更多角落。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龔嘉德表示,長庚醫院將持續守護兒少,並與政府、民間團體、專家學者攜手合作,從醫院走入社區,建構兒少保護全人醫療照護模式。長庚期盼透過完整綿密的社會安全網,避免兒虐憾事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