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配額1650動物 羅馬尼亞突禁獵:至少朝着正確方向前進

▲只要不侵犯他們的權益動物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爲何人類可以休閒之名,行獵殺之實呢?(圖/翻攝自臉書save the Jungle/ Tigers)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羅馬尼亞政府於4日突然宣佈禁止休閒狩獵(trophy hunting)。根據資料顯示,因容許狩獵配額年年增加,2014年更達1650頭,包括棕熊野狼以及大型貓科等動物,這項禁令的發出出讓各界十分意外。儘管法令仍有「漏洞」,動保組織對此仍欣慰地表示,「至少我們正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只要能減少獵殺數量地球就會越來越好的,對吧?(圖/翻攝自臉書Big Cat Rescue)

羅馬尼亞從2007年加入歐盟後,賺進大筆觀光狩獵財。獵人們願意花費11000歐元(約臺幣40萬元),將「戰利品」棕熊屍體回家;因收入豐厚,當局因而不斷增加配額,2014年更是容許獵殺550頭熊、600只野狼及500只貓科動物,與前年相較足足增長67%,等於斯洛維尼亞所有棕熊、法國狼羣的數量、以及挪威瑞典波蘭山貓數量的總合。農村抗議野生動物毀損作物牲口浪潮,也成爲規避歐盟相關法令的擋箭牌,不過動保團體懷疑有觀光業者在暗中操作。

▲就算速度緩慢,只要能往正確的道路走就好。

羅馬尼亞開放狩獵長達幾十年,近年來更是屢屢增加配額,這次的禁令完全反轉過往的決策邏輯。動保團體因此表示,「就算是對情況最樂觀的人都想不到。」

然而,禁令推出後有一個「但書」:羅馬尼亞環境部長克里斯蒂安娜(Cristiana Pasca-Palmer)表示,用狩獵的方式賺錢是違法的,不過還是有些例外的情況。政府也新設立了「野生動物緊急處理處」(Wildlife Emergency Service),認爲只要被視爲「威脅」,仍然可以獵殺動物。針對這項例外,動保團體表示「至少我們正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這項突破也被認爲,值得做爲南非政府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