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緣何愛逛文化市集

(原標題:年輕人緣何愛逛文化市集)

約上三五好友,赴一場文化市集,期待與文化“撞個滿懷”,成爲越來越多年輕人娛樂休閒的新選擇——

年輕人緣何愛逛文化市集

光明日報記者 王笑妃

近年來,在城市街角巷尾,文化市集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從蘇州的雙塔市集,到杭州的武林夜市,再到北京的潘家園夜市,各地市集擠擠挨挨的人羣中,年輕人佔了大多數。他們穿梭於各個攤位間,興致勃勃地挑選着心儀之物,沉浸在充滿文藝氣息的天地中,期待與文化“撞個滿懷”。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對文化市集這般鍾情?

爲情緒價值買單

文化市集滿足了年輕人對獨特與個性的追求,這裡匯聚了各地創作者製作的插畫、陶藝等工藝品,每一件都飽含着匠心,獨一無二。相較於在商場和超市購買千篇一律的流水線商品,年輕人更渴望在文化市集上淘購彰顯自我、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物件。從佩戴在胸前的文創徽章到擺放在牀頭的創意擺件,年輕人總能在文化市集上發現讓自己心動之物,那種發現的欣喜如同覓得知音,讓他們樂此不疲。

在潘家園夜市,記者遇到一羣年輕人,他們有的正在挑選水晶、琉璃等不同材質的手串,有的在攤位前擺弄“中古玩具”、二手漫畫。

正在買手串的小王坦言:“來這就是爲了買個自己喜歡樣式的手串,不管價格高低,自己喜歡就值。”

“線上購物渠道也有便宜的,爲什麼不網購?”記者好奇地問。

“這邊可以自己挑選,感覺到不同手串的手感,還能在手上試戴。”小王認爲,逛市集重點在“逛”,“逛”帶來的隨機性樂趣、與店主攀談長知識的快樂、砍價成功的成就感以及“撿漏兒”的驚喜,是網絡購物和超市購物無法相比的。

正在上大一的小耿是潘家園夜市的老主顧,他一兩個月就來逛一次潘家園,主要是爲淘“中古玩具”、二手漫畫等。“CD、磁帶和二手遊戲機,更適合去東鵬夜市、大柳樹夜市撿漏兒。”小耿對京城各大夜市的特色門兒清。他告訴記者,自己就是喜歡這些玩意兒,而只有特色文化市集才能滿足自己的愛好和需求。

“你單身,這串‘桃花緣’適合你”“我馬上考研了,我要這個‘上岸’手串”……在潘家園夜市一手串攤位前,女孩們三兩結伴,一邊開玩笑,一邊選擇手串。

“你們真的相信這東西能帶來好運?”記者湊上前問。

“當然不能指望一個手串就帶來好運,但它至少能夠帶來心理安慰和情緒價值。”手腕上疊戴着不同顏色水晶串的小李笑着說道:“這也算是一種心理建設方式。”

夜市上的年輕男生,多流連於售賣小葉紫檀手串、綠檀手串、沉香手串的攤位前。“把手串盤出包漿的過程很有成就感。”二十多歲的小嚴摩挲着他的小葉紫檀手串說,這些手串不貴,還有美好寓意,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是不錯的消遣之物。

體驗人間煙火氣

“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場,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汪曾祺在《人間滋味》中這樣描述逛市集的快樂。

市集上沒有商場的拘謹,少了寫字樓的嚴肅,有的是充滿討價還價聲、歡笑聲的人間煙火氣。漫步其中,能讓年輕人暫時忘卻學業、工作、生活的煩惱,讓身心得到放鬆,爲重新出發積蓄能量。

“我去一個地方旅行,就喜歡逛當地的早市,感覺很local(地方化)。”今年十一假日的清晨,林都伊春的升輝市場,外地遊客超過了本地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小林是外地遊客中的一員,她正在一個地攤前挑選新鮮的榛子,“這裡的山貨很新鮮,個頭也大,有森林的氣息,感覺帶回家當旅遊紀念品很特別”。

“這裡讓人感覺特別溫暖,特別有人情味兒。”一位曾去過伊春升輝市場的年輕遊客回憶,“東北人非常熱情,我在賣藍莓乾的攤位前隨口問了句‘這個好吃嗎’,沒想到老闆馬上遞給我一把藍莓幹讓我嚐嚐”。逛市集不像線上購物,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多,跟當地人閒聊幾句,討價還價兩嘴,就好像擺脫了遊客的身份,短暫融入了當地人的生活,“這種體驗十分美妙”。

從伊春升輝市場,到昆明的花市,再到普洱思茅的五一市場,這些頗具人間煙火氣的市集,凝聚着一座城市的城市氣質,是城市生活中最生動的角落。很多市集上售賣草編、燙畫葫蘆、剪紙等特色手工藝品,有的還有糖畫、皮影等非遺技藝表演。逛這些市集能帶給年輕人別樣的文化體驗。

逛市集也是一種懷舊,能讓許多年輕人想起小時候跟着長輩趕集的場景,勾起心底的鄉愁。童年趕集時熱鬧的叫賣聲,十指靈巧的手工藝人,以及對市集上新鮮玩意兒的期待,對生活紅紅火火的盼頭,都是年輕人關於家鄉和童年的美好記憶。因此,每次逛市集,都是他們對家鄉和童年美好記憶的重溫。

滿足社交新需求

以相同或相近的興趣爲紐帶結成的人際關係在心理學上被稱作趣緣關係。當下,不少年輕人基於“我”的需求,主動尋找與自身興趣相契合的羣體,不斷構建有一定黏性的新型社交關係。因此,纔會出現美食小組、美妝羣組、裝修羣組、騎行一族等興趣圈層。

如同逛博物館、看演唱會一樣,逛市集已經成爲當下年輕人的一種社交方式。記者採訪中發現,一些年輕人平時不愛社交,可當因相同興趣愛好而踏入文化市集,社交的火花便在他們中間悄然點燃:熱愛攝影的年輕人在展示覆古膠片相機與攝影集的攤位前駐足,目光交匯的瞬間,一場關於光影捕捉、構圖技巧的熱烈探討就此展開;癡迷文學的書友們在擺滿小說、詩集的舊書攤旁相遇,因一本小衆書籍的共鳴,便迅速打開話匣子。

在潘家園夜市,16歲的小程告訴記者,她每個月都會跟身邊喜歡手串的“同好”一起來逛夜市,不一定買東西,朋友之間互相傾訴一下學習、生活中的煩惱也是很不錯的體驗。

許多愛好較爲小衆的年輕人,在特色夜市能遇到知音,比如喜歡“中古玩具”和復古CD、磁帶的小耿,就跟潘家園夜市的不少攤主成爲好朋友。

年輕人不但愛逛文化市集,也悄然成爲市集上的攤主。在社交媒體上搜索“擺攤攻略”,很多熱帖的撰寫者都是在文化市集上開啓副業的年輕人。他們中的很多人愛好設計和手工藝製作,於是在本職工作外,在文化市集上擺攤售賣自己設計製作的創意手工藝品。

“市集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在新橋手工藝市集上,正在售賣自己設計的羊毛氈作品的小楊說,“我在這裡認識了很多有才華的設計師和手藝人。”

“擺攤是我的興趣,也是一種副業。”夜色中,在潘家園夜市一邊直播一邊擺攤的攤主小王坦言,擺攤不是爲賺多少錢,主要是爲把好東西賣給“有緣人”,以此來結交更多朋友。

總之,文化市集憑藉獨特魅力,打破了社交壁壘,激活了多種社交場景,成爲年輕人聯絡感情、結交新友的新舞臺,爲年輕人的社交注入了一股溫暖的力量。

《光明日報》(2024年12月25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