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專欄作家看中美關係:不相信註定會發生戰爭

《紐時》專欄作家對中美關係發聲,不相信註定會發生戰爭,認爲最終會競爭並找到平衡的方式。(shutterstock)

據《環球時報》引述《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知名記者湯瑪斯·弗裡德曼14日文章指出,自己毫不猶豫地希望生活在一箇中國人民與所有其他人民都共同繁榮的世界上,並不相信中美註定要發生戰爭的說法。他認爲兩國註定將相互競爭、相互合作,並找到平衡二者的方式,更強調在當今相互融合的世界中,認爲中國可以在經濟上崩潰,但美國仍然繁榮的想法完全是幻想。

弗裡德曼文中表示,他也開始問中美投資者、分析師和官員一個問題,美中兩國到底在爭什麼?認爲真正的答案通常要比回答「臺灣」或「民主對抗威權」深刻且複雜得多。

弗裡德曼表示,自己剛從疫情暴發以來的首次中國之行回來,不去就不知道兩國之間的關係惡化得如此嚴重、如此之快,就在信任在中美之間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之際,它也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稀缺,這是不好的趨勢。

他認爲,美中關係遭受侵蝕是一些古老而明顯的原因所致,也就是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的競爭,但其中存在許多並非肉眼可見的新變化,其一是在經濟上相互交織在一起。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對手。

另一個新變化與信任及其缺失有很大關係。當更多產品或服務實現數位化和相互連接時,更多事物都擁有雙重用途。技術能被輕易地從民用工具轉化爲軍用武器,反之亦然。

他說,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向世界開放貿易後的前30年左右,主要向美國出售我「淺層商品」如鞋、襪、襯衫和太陽能光電板等。大約8年前,中國推銷員「華爲先生」來推銷,製造的5G電話設備比美國擁有的任何東西都要好、希望提供服務。但美國從根本上告訴這位華爲推銷員和其他新興中國高科技公司,「沒有足夠的信任來購買,因此我們將禁止它們。」

弗裡德曼的文章最終指出,美國政治家喬治·舒爾茨(二戰後任職時間最長的美國國務卿)的外交和生活基本原則之一是,「信任是王國的硬幣」,這一說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更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