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航天員在太空中,怎麼保護隱私?犧牲真的很大
宇航員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先鋒,面對殘酷的太空環境,他們不僅需要有鐵一般的意志和信念,承受住失重、超重、低壓等特殊環境的嚴峻考驗,而且生理和心理上都要克服重重極限困難。
太空環境不會因爲性別不同而區別對待,航天員的選拔和訓練標準更不會因爲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與男性相比,女性宇航員上太空需要更大的勇氣和膽魄。
我們中國人常說:“巾幗不讓鬚眉。”截至目前,全球共有65名女性進入過太空,她們在人類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創造了一系列令人歎爲觀止的世界紀錄。
進入太空的女宇航員
值得一提的是,捷列什科娃原本只是一名跳傘運動員,並沒有任何飛行經驗,完成人類歷史上首位女性宇航員升空飛行的她,也成爲了蘇聯的“國民英雄”。
在1978年以前,美國並沒有女宇航員。美國航宇局認爲女航天員心理和生理的一些特殊因素會影響航天任務的完成,將美國婦女完全排斥在航天員隊伍之外。
直到捷列什科娃首次航天飛行取得勝利,美國航天員隊伍才漸漸向女性開放。
1983年6月18日,美國第一位女宇航員薩利·賴德乘坐“挑戰者”號航天飛船進入太空,出色地完成了飛行任務。
2019年10月,美國兩名女宇航員在空間站完成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任務,在“阿爾忒彌斯”計劃中,甚至還計劃將首位女宇航員送上月球。
現如今在全世界65名“女太空人”中,美國佔了51名。事實證明,女宇航員在完成航天飛行任務方面,並不亞於男性。
自從我國航天工程啓動以來,航天員都是萬里挑一的飛行員。2010年5月,我國從運輸機飛行員中經過層層選拔,劉洋和王亞平脫穎而出,成爲中國首批女航天員。
女宇航員進入太空“大顯身手”,爲神聖的太空事業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相比於男宇航員,她們需要克服更多困難,最主要的挑戰主要體現在生理上:
身體素質方面。相比於男性,女性的平均身高矮一些,平均體重輕,有氧運動能力也就低一些。在航天活動中一些“重體力活”,例如駕駛航天器、太空行走等任務,勢必會有點欠缺。
生育方面。女性需要生兒育女,在航天員選拔過程中,女航天員會多一項婦科檢查,例如妊娠檢測,已經懷孕或剖腹產的女性不能參選。此外,爲了確保女航天員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更成熟,年齡最好超過25歲,已婚最佳。
都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男女航天員一起工作效率會更高,錯誤率也更少,可國際空間站與地面不同,畢竟男女有別,許多人都十分關心女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隱私保護。
其實在太空中,對於女航天員的個人隱私保護會額外考慮,甚至還有優待。
女宇航員在太空中,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在太空中,航天員們既要承受失重環境對身體的考驗,還要完成各種科學實驗和日常維護,這是一項十分艱辛的工作。
通常情況下,宇航員上天之前都要把頭髮剪短,而女宇航員想要留住長髮,必須要用髮帶將頭髮緊緊捆綁住。
關於洗澡這一問題,按照國際慣例女宇航員會有一項特權:允許多用一點水。不過想要在太空上洗澡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大多數時候只能擦澡,而且也會有獨立的分區。
例如,“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後,女航天員劉洋與兩名男航天員進入天宮一號工作與生活,“天宮”設置有兩個睡眠區,男女航天員都有獨立的睡袋。
而且三名航天員不會同時睡眠,會留一個值班,擦澡、換衣等比較隱私的事情就可以在活動分區裡完成了。
那麼,如廁這一“個人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在太空上,衛生間一般設置在飛船的軌道艙中,爲了更好地解決用水問題,宇航員需要把自己的尿液及其它生活廢水回收起來,通過水循環設備淨化後,再循環使用。
而且太空處於一個失重環境,爲了防止排泄物到處漂浮,馬桶本身就像一個“真空吸塵器”。由於男女生理結構不同,女航天員會有專門的廁所。
如果是執行任務的關鍵時刻,宇航員突然想上廁所,會採取穿吸力尿褲的方式,據說宇航員所用的吸力尿褲能吸附2升左右的水。
此外,女宇航員還能享受這樣一項優待,允許帶少量無毒無污染的化妝品上天。
然而,不少人還有這樣的擔心,畢竟女性在生理構造方面還是比較特殊,每個月“大姨媽”都會到訪,萬一碰到女宇航員來例假了怎麼辦?
女航天員來大姨媽了怎麼辦?
這一問題其實科學家們也考慮到了,有實踐證明女宇航員的月經在飛行中沒有異常,跟在地面上一樣。
不過有科學家擔心,在太空中執行出艙任務時,由於全身血容量減少,比較容易患上減壓病,在微重力條件下,女航天員有可能會發生經血逆行。
而且在太空中水資源有限,在失重狀態下,不管是清洗還是更換物品都十分麻煩。綜合各方面考慮,基本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都會通過長期服用藥物來改變例假週期,讓例假暫停一段時間。
這對身體產生一些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會打亂內分泌,女航天員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會迎來嚴峻的考驗。
爲了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員們作出了巨大犧牲,知難而進、甘於奉獻的航天精神讓人敬佩。
向廣大航天英雄致敬,向女性航天員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