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幸福該是何種模樣?《俗女養成記》喚醒樸實無華的歲月記憶
※防雷提醒:下文涉及《我們不能是朋友》劇情,請斟酌閱讀
臺劇《俗女養成記》,改編自江鵝的同名小說,以女主陳嘉玲的故事爲主軸,運用今昔交錯的敘事手法,帶領觀衆走進一個純樸溫馨的六年級全盛時代。首播收視率超越《我們與惡的距離》,最終回再創佳績。古早味場景完全取景於臺南,被譽爲臺式新喜劇。由於演員表現不俗、情節貼近現實、人物性格深刻及濃郁的舊時代氛圍,引起廣大回響。
泛黃的年代 溫暖的記憶
如果用文體來形容,《俗女養成記》猶如清新自然、深刻雋永的散文。那句「阿玲」,瞬間讓筆者從沉睡的記憶中甦醒。那個時代、甚至更早之前,在名字的最後一個字之前加上「阿」字,是專屬於閩南人稱呼親友的方式。這種俗又有力的稱呼方式,不僅拉近彼此的距離,而且特別有人情味。
劇中的嘉玲,由於看到同學王睿樺的母親溫柔有氣質、家人都以國語交談,故以爲說國語就是有氣質。說臺語就要罰錢,反映那個時代對國語推行不遺餘力。那時的老師都很嚴厲,動不動就用藤條或罰站侍候學生。記得筆者的老師有個嗜好,那就是隻要學生成績不好,家長就會被叫到學校,站在教室後面,看她怎麼教小孩,以今日的術語來說,就是教學觀摩。
嘉玲學鋼琴,大抵是那個時代孩子上學外的日常生活。她的鋼琴,是犧牲父親的夢想換來的。70年代的家庭普遍不富裕,但卻很捨得栽培小孩。小時筆者家中也有一臺花了不少錢買來的鋼琴,但那臺鋼琴,跟嘉玲一樣,早被遺忘在某個角落。躲避球、大同電鍋、雞毛撢子、明星花露水及老舊的電視機,都是兒時記憶。母親阿琴心中的第一志願──臺南師範學院,道出那個時代的母親最希望女兒的工作就是當老師。劇中的阿嬤陳李月英,更令筆者憶起已過世、愛漂亮、以大嗓門聞名鄉里的白淨阿嬤。
長大後的嘉玲,離開故鄉,到臺北讀書。畢業後,在臺北工作,談了幾次戀愛。她精明能幹,有個看似順利的愛情。一場前男友的婚禮,勾起她的悵惘。面對前男友的幸福、大學同學一個接一個成家,讓她對婚姻有了憧憬。她感傷地自白「373839,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一轉眼就要40了,我的人生好像一事無成,動彈不得。」(第1集)她深覺自己像徹底的失敗者。
▲嘉玲精明能幹,有個看似順利的愛情。一場前男友的婚禮,勾起她的悵惘。(圖/華視提供)
夢想終於成真,男友顯榮爲她戴上戒指。但顯榮的媽寶性格及其母親的掌控欲,讓她選擇放棄這段感情。由於受不了老是要處理老闆和老闆娘的私事,決定辭職。同時失去男友和工作的嘉玲,雖然擁有之前不曾享受過的單身生活,但頓時喪失生活重心。
回家途中,她對弟弟嘉明提到心理學理論所謂「悲傷五階段」,即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她忿忿不平地道「我做錯了什麼?我就是錯在我想要當一個獨立的新女性。我一輩子認真的唸書、努力的工作,我人超好的,好不好!……爲什麼這個世界對我那麼不公平?」(第6集)接着她想到也許可以跟老闆道個歉,跟顯榮撒嬌一下,生活就可恢復原狀。但隨即,憂傷浮上心頭。她自憐地說「我已經四十歲了,沒有公司會栽培我,我也沒有辦法轉行了!我能夠做什麼!我年紀大了,我沒有力氣談戀愛了!……陳嘉明,我真的好怕,我以後一個人老了,死在家裡面沒有人發現,怎麼辦?」(第6集)
嘉玲的情緒,反應了遭遇挫折者的心境。一個失去愛情和工作的40歲女人,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慶幸的是,因爲家人與朋友的陪伴,讓嘉玲從挫折中站起來,對生命有了嶄新的體悟。
劇中的阿嬤,是個心直口快、活潑開朗的傳統女人。當她得知嘉玲退婚後,就開始幫孫女相親。她從嘉玲小的時候,就耳提面命:「妳以後長大可以嫁尪的時候,就趕快嫁一嫁,不要跟妳小姑姑一樣,想東想西,想越多就越難嫁,越晚嫁就嫁越差。」(第1集)並諄諄告誡,嫁尪就要嫁有錢的,才能好命。
這樣一個期盼孫女結婚的阿嬤,內心深處卻有個遺憾,那就是渴望再次聽到自己的名字──李月英。她回憶小時候,爸媽叫她阿月,朋友叫她月英,但嫁人後,名字卻變成陳李月英,「外面的人都叫我陳太太,要不然就是叫我老闆娘、醫生娘,最後卻變頭家嬤,也有人叫我陳媽媽。家裡面他們叫我媽媽,你們叫我阿嬤。我也好久沒聽到我自己的名字了。」(第9集)失去自己的名字,象徵傳統臺灣女性肩負的沉重角色。女性一旦進入婚姻,就成爲某人的妻子、母親和阿嬤,所以,她羨慕嘉玲的自由自在。阿嬤的遺願就是當她死去,將她的骨灰撒向大海,讓她自由自在去當李月英。
歌唱比賽中,阿嬤選了一首歌,叫〈純情青春夢〉。她說「我是要唱給一個人聽的」(第9集),尤其對那句「歸去看破來切切卡實在」,最有感覺。如果不明白阿嬤的願望,會以爲她要唱給她的丈夫義生聽,但事實上,她要唱給自己聽。她追悼一去不復返、能夠隨心所欲的青春年華。那幾句「時代已經不同,查某人嘛有自己的想法」、「查某人嘛有自己的願望」,道出婚姻不再是女人的唯一歸宿,新時代的到來,代表女性也可勇敢追夢、自由飛翔。
舊時代、心感動
此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就是生於舊時代的人願意理解、接受新時代的思維。
阿嬤雖然老是嘮叨嘉玲沒嫁,但卻瞭解時代不同,女人的婚姻觀也不一樣了。阿琴在兒子高中時,就得知他喜歡男人。儘管慌張,卻願意主動認識孩子的心理。她翻報紙、到書店找書、甚至打電話到婦女新知。想起那段徬徨的日子,她對嘉玲說道「我記得那個專員跟我講一句話,他說『最重要就是媽媽』,我想想也是有道理,無論如何都是我自己的兒子,我應該要跟他站在一起,不是嗎?有時候我也在想,他活到現在三十歲了,這麼大了還不敢跟別人說,也是很辛苦。我也很想告訴他,阿明,其實媽媽都知道,你不是隻有一個人而已,不用這麼孤單。」(第10集)這段爲人母的深情訴說,令人動容。當嘉玲決定回到臺南,問母親「我回來了,妳有開心嗎?」阿琴回答「妳開心我就開心。」嘉玲問道「妳會不會失望?」阿琴只是淡淡地說「妳不會我就不會。」(第10集)對阿琴而言,她的幸福取決於子女是否快樂。
▼ 於子育(右)飾演媽媽 。(圖/華視提供)
總統蔣經國先生逝世那一年,舉國哀悼,但此劇卻從不同角度詮釋這段歷史。對嘉玲一家人來說,蔣經國的逝世,非但沒有帶來任何悲傷,反而一如往常地看電視,開懷地笑。當嘉玲要家人講國語時,義生惱怒地說「我是臺灣人,喝臺灣水,吃臺灣米,講臺灣話有什麼不對!我不知道學校是怎麼教妳的,我跟妳說,在這個家裡面,最大的不是那個蔣什麼公,是我,妳阿公!」(第6集)年輕時的義生,曾在家中被警察帶走,雖然幾天後被釋放,但沒有人知道發生什麼事。這個國家驚嚇過他,讓他決定從此當個無聲的公民。義生一家人的反應,刻劃出一個歷經恐懼、對臺灣土地懷有強烈情感的臺灣人面貌。
從淑女走向俗女
阿琴的願望是培養嘉玲成爲一個淑女,希望她跟表姊育萱一樣有女孩子樣,但嘉玲總是像男孩般活潑好動。爲了讓她成爲有氣質、受人尊敬的鋼琴老師,阿琴不惜花大錢讓她學鋼琴。每天穿得漂漂亮亮、收學生賺錢、不用到外面上班看老闆臉色,是阿琴的期盼。但嘉玲卻逃避學鋼琴。填寫志願時,嘉玲擅自將阿琴心中的第一志願臺南師範學院改成臺北學校的西班牙語言學系。母親阿琴一直努力爲嘉玲規劃人生藍圖,但女兒總是一再讓她失望。
▲《俗女養成記》謝盈萱、藍葦華是青梅竹馬 。(圖/華視提供)
失業後的嘉玲回到臺南,與兒時玩伴蔡永森、許建佑重逢。陰錯陽差之下,加入永森的競選團隊。她在臺南的工作就是到永森的服務處幫忙,領時薪150元。後因Mark的推薦,決定回臺北應徵外商公司的工作。
當嘉玲即將得到這份工作,卻因爲一個問題改變她的一生。面試者問道「我們企業的精神是快樂、夢想、奇蹟,那陳小姐,妳覺得快樂是什麼?」「妳有想像過十年後的自己會過着什麼樣的生活嗎?」(第10集)剎那間,她終於明白家纔是快樂之所在,所以,她要回家。當不成母親心中的淑女,但可以成爲擁有平凡幸福的女人。
當陳嘉玲遇見陳嘉玲
荒蕪的鬼屋,是童年常去探險的地方。當嘉玲看見鬼屋出售的價錢,跟戶頭的存款數字一樣時,竟萌生買鬼屋的念頭。
嘉玲終於買下對她是個sign的鬼屋。這個sign,對她來說,就是幸福的徵兆。最終回,在那個被說成是鬼屋的地方,四十歲的陳嘉玲遇見小時候的陳嘉玲。小嘉玲走進這個地方,笑說「其實沒有這麼恐怖嘛!」嘉玲說「對啊,常常都是這樣,那都是自己想的。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怕的。」兩人開心地一起油漆,讓房子變得更美麗。
▲吳以涵飾演小陳嘉玲。(圖/華視提供)
最終回結束在嘉玲的這段獨白:「親愛的陳嘉玲,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親愛的陳嘉玲,從現在開始,從這裡開始,不要再忘記了。我想要對妳說,對不起,謝謝妳,還有我愛妳。」
遇到挫折再爬起來,就像小時候義生在嘉玲的作文後面寫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禮物。生命如曇花,一不小心,就似大江東去,所以,勇敢作夢、勇於實踐夢想,是嘉玲帶給筆者的啓示。
那個坐在自己夢想的地方,喝着茶,享受微風輕拂的陳嘉玲,終於懂得如何愛自己。原來,幸福這麼簡單……。
熱門點閱》►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最佳利益》正義如何實現?
►《與惡》在羣體憤怒中,那些無處可去的情緒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